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台海新闻 > 正文

台湾博士闽南师范大学教书 选课名额须“抢”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03-26 15:46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白色贝雷帽、活泼而时尚的装扮,让记者很难想象眼前的闽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台湾博士施沛琳已是年过半百之人。

  在来大陆工作教书前,施沛琳曾在台湾《联合报》供职25年。2007年,她选择了退休,跨海赴厦门大学研究闽南戏曲,随后成为闽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两岸开启交流之后,我发现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红遍大江南北,甚至非闽南语地区的人都会唱。”施沛琳说,她决定选择闽南戏曲作为她博士学位的研究方向。

  谈及对闽南漳州的印象,施沛琳觉得,“漳州和台南很像,有时候身处漳州老街,就好像置身于台南的样子。”特别是,漳州街头还保有在台南已经看不到的人力三轮车。

  目前,施沛琳所教授的公选课是介绍台湾的民间戏,有发源于闽南的歌仔戏、布袋戏,也有京剧、豫剧等。

  施沛琳认为,“有些东西让学生知道是一件好事,让他们思索,尤其是从文化同源、同根的角度。”

  由于主讲是台湾教师,又是相对热门的艺术类课程,因此施沛琳的公选课名额基本靠“抢”才有机会选上。

  “一个班至少有百余人上课,而且很多人都说选不到我的课。”施沛琳说,除了讲授戏曲,她也会多说说台湾其他方面。“公选课最小的一班也有100人左右,大的班甚至有200至300人。台湾朋友听到这个数字都会很惊讶。”

  在大陆,经过近7年的研究与教学,施沛琳对闽南文化有了更深的体悟,“大陆与台湾的闽南文化,就像母体和子体一样。现在的自己,就像回到了文化的源流”。

  2011年起,闽南师范大学从文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中选拔,组成30人“闽南班”进行闽南文化传承与研究人才的培养。根据教学安排,今年施沛琳将带“闽南班”的学生赴金门、澎湖调研考察。

  “这是闽南班学生特别期待的。古时候祖先从金门,或从澎湖到台湾,他们到了现场能更真实地感受闽南文化。”施沛琳说。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台风后停电断网已4天 台当局救灾缓慢惹台南
  • 山西省临汾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玉
  • 7月15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和95号汽油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铀铷金:我国战略性金属找矿实现重大突破 分红险的“分红”从哪里来 与定期存款有 2025年6月贵州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 漳州港上半年木片进口量同比增长177% 雨水连绵 漳州市加固人行道 探秘长泰绿色制造:屋顶“种太阳”年省万 我国科学家成功将从头合成的大尺度DNA递 山东向河南兑现2024年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