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 > 三明新闻 > 正文

三明将乐:百年工艺薪火相传

来源:三明日报 2024-02-05 12:00 http://www.mnw.cn/

  柴烧,是一种以薪柴为燃料的古老陶器制作技艺。在时代的变迁中,柴窑早已被气窑和电窑更替。将乐大南坑陶瓷厂的烧制柴窑,成了现存为数不多的分室龙窑之一。2017年、2021年,将乐大南坑陶瓷烧制技艺、将乐分室龙窑建造技艺分别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振云成为两项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将乐以“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而得名,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县,唐宋以后,制瓷业迅速发展,遍布多个乡镇,生产的陶瓷种类有青瓷、青白瓷、酱釉瓷等,品种齐全,质地优良,自成一派,得名“将乐窑”。

  1986年出生的陈振云,2008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工作,2013年毅然放弃厦门的工作,回家与父亲陈克余一同经营陶瓷厂。自清朝迄今,陈家祖祖辈辈在大南坑从事传统柴窑陶瓷烧制,已有300余年,传至陈振云,恰好整整十代。

  “这是一项细活,请同学们走进来慢慢看,如何把坯体拉好,要靠大家手上的感觉……”在陶瓷技艺课堂上,陈振云手上演示着拉坯工序,耐心向学生讲述着技艺要点。

  为了让这项悠久的文化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2017年,将乐县职业中专学校开设陶瓷技艺课程,聘请陈振云担任授课老师,每周两节课,向学生讲述“将乐窑”的历史,传授柴窑炼制技艺。

  “祖辈们把手艺一辈辈往下传,到我这代肯定不能断,我要把这项技艺再学精些,然后通过现在的校园教学、陶瓷厂的研学基地,让这项技艺传下去。”陈振云说。

  现在,陈振云与父亲把大南坑陶瓷厂做了升级,把和泥、拉坯、晾晒、上釉等工艺的制作流程分类建设,让来厂研学的学生可以一项一项地参与,更直观地学习柴窑技艺。

  陈振云说:“现在每年至少有1000名孩子来学习,有些一个星期,有些一两个月,还得经常带上简易的制作工具,参加县里的各类文化传承活动,深受爱玩泥巴的小朋友喜爱,这项非遗技艺肯定会受越来越多人喜欢。”

  ●将乐记者站 董观生

原标题:将乐:百年工艺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三明沙县区:七夕蒙学解锁食旅融合新体验
  • “巾帼情聚山水城 七夕云上游政和”系列活
  • 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举办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以下哪种鸟的蛋壳是蓝绿色 蚂蚁庄园9月1 汽车轮胎花纹的作用是什么?蚂蚁庄园9月1 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举办 福建:大件运输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铺就“ 以工代赈 “鱼渔双授” 福建新增2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坚持命运与共 维护世界和平——中国人民 实现双增!福建省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