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 > 三明新闻 > 正文

福本堂陶瓷艺人李顺泥:传统陶瓷艺术的创新者

来源:三明日报 2018-06-07 18:41 http://www.mnw.cn/

  ●采录:张宗铝

  这天,我来到位于尤溪县台溪乡清溪的福本堂陶艺坊,拜访了陶瓷艺人李顺泥,听他讲述有关陶瓷的故事。

  也许是有意,也许是巧合。20世纪60年代,当地资深陶工李文慈给他的儿子取了个“顺泥”的名字。也就是“顺泥”这个名字,让原本的传统陶瓷,变成了陶瓷艺术品;让清溪李家陶瓷再次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各地。

继承

  清溪李家陶瓷,自李氏开基祖李田于清光绪己丑十五年(1889年)从永春县东平镇开基以来,已有130年的历史。这之前,不知道来了多少陶瓷工人,唯有李田最终在清溪安营扎寨、繁衍生息,并将原有的陶瓷老宅购置,命名为“心本堂”。一百多年间,清溪李家陶瓷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崛起。清朝末年至民国年间,李家曾出现远近闻名的“制陶四兄弟”,其产品顺着清溪走向福州,走向世界。从李田开始,到了李顺泥这一代,已经是清溪李家陶瓷的第五代传人。

  1949年前,福建有晋江瓷灶、永春东平、德化乐陶、尤溪清溪四大制陶产地,其中李顺泥的爷爷李成坚制陶速度快、造型美,是四大产地的名人之一。

  李顺泥父亲李文慈,是一名资深的陶瓷艺人。他制作一个饭砵的拉坯时间不到一分钟。20世纪60年代,在县乡合资企业——尤溪县玉池瓷厂(尤溪县电瓷厂的前身)当师傅,他制作的弧形饭砵不仅线条美,还刻上序号,在后来的尤溪县电瓷厂食堂的使用中,人见人爱。

  李顺泥父亲有四个兄弟,李文慈最小。在四个兄弟中,长兄李文铿的手艺最好。长兄如父,他把祖辈的制陶技术全部传给了四弟李文慈。改革开放以后,陶瓷生产出现了低潮。李文慈有三个儿子,目前唯有长子李顺泥还在坚持老祖宗的手艺。

  不同制陶师传授技艺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陶坯装窑过程中,有“挤栅不挤壁”的说法。“挤栅”即挤栅顶,可以挤到只剩下一个手指的距离;“不挤壁”即坯体之间的横向距离不能太挤,要留四个手指的宽度,以利于窑内火焰的流动,使坯体受热更加均匀。这也是李顺泥父亲李文慈传授给儿子的独家技艺。

  不同师傅制作的陶瓷,其体积、风格也不尽相同。李成武、李文铿、李文慈三人是20世纪70年代台溪公社社办企业的六级技工。李成武制作的茶壶重量为1.3市斤,李文铿1.28市斤,李文慈1.25市斤。人们只要称重,就能区分出是谁制作的产品。

  从懂事起,李顺泥就跟着父亲玩泥巴,通过眼观、口问、心记,大概知道了陶瓷制作过程应该掌握的要领。到了12岁那年,李顺泥就能做出上千件的陶瓷产品。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金2银2铜!2025年ILCA亚洲(公开)帆船锦
  • 福建高考成绩预计24日公布!查分入口
  • 新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发布,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基辅市长:基辅遭“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中方敦促国际社会帮助中部非洲国家遏制安 外资企业在华以创新助推“在中国、为世界 甜馨回应是否希望父母复合:不劝了 已习 安溪县县长刘永强带队到虎邱镇现场办公 安溪县县长刘永强带队到虎邱镇现场办公 安溪:学习交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张靓颖工作室道歉 回应工作人员不当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