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2月21日讯 羊年,大年初三。仍是亲友相聚的日子。
福建小伙黄启鹏已经拎好行装,今天中午出发。
他要去的地方,就在果敢——再次被战火点燃的缅甸北部。
他要去的方式,是一个人——以志愿者身份给孤儿送善款。
黄启鹏是谁? 六年前,他还是一名在读大二学生。 三年前,他走进海峡都市报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还在读大学的黄启鹏,第一次远行,就是跨出国境,孤身一人行走异国;一个背包、一台相机,独闯缅甸果敢,他用相机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影像、图片资料。看似颇具传奇色彩的奇幻之旅却成就了一个青年摄影师的梦想和追求。
2011年毕业后,黄启鹏放弃广告学专业,坚持走上职业摄影的道路,他成为《海峡都市报》一名年轻的摄影记者。在他看来,能够把爱好变成工作是件幸福的事情。3年来,他在摄影记者的经历中,在与形形色色的人物交流碰撞中,一次次实现成长与蜕变。
《全国首对同性恋结婚》、《艾滋新娘》、《板车老伯的小幸福》、《唯一的伤员》、《环卫工父女》、《柴火间的童年》……这些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引发舆论热潮的作品都来自他手中的镜头。
虽然年轻,虽然记者资历并不深厚,但是黄启鹏用自己的视角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然而必须提到的是,采访中黄启鹏多次强调,他坚持纪实摄影,拍摄弱势群体并不仅是为博取同情,而是希望通过照片客观地展示这些群体的状态,让更多人理解、接受他们。
在报社同事们眼里,感性而稚气的小黄,拍得一手好照片,又有一副热心肠。敢只身走金三角。想起了孩子们,就即兴征集赞助说走就走。…
今天,继续说走就走 曾经去果敢拍摄贫民窟和孤儿院的经历,改变着黄启鹏的人生。 春节前夕,平静六年的果敢,再次被战火点燃,触动着黄启鹏的心灵。
大年初二,黄启鹏连夜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倾诉他的想法:
孤儿院的孩子们和几万难民全部逃往中国边境避难,和我们同文同种,因历史种种原因被遗忘了的华人同胞,不得不在战火里度过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听闻这样的消息,这个春节我坐立不安,我已经下定决心,再次前往中缅边境南伞地区。但是,因涉外捐款无法对公募捐,我想通过朋友圈众筹资金。难民太多,捐款主要供给孤儿院的孩子们,捐助款项会在汇总后公布,如果您信任我并愿意提供帮助,可微信联系我。谢谢。
爱心无界,热心无休。
一个晚上,只通过朋友圈传播,朋友们帮小黄征集到了五万多善款,半夜睡觉,还是不停有红包转过来……
今天中午,黄启鹏将出发,以志愿者的身份,个人自行前往果敢,去看望帮助华人孤儿院的的孩子。
让我们一起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