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二次阳了症状如何? 新冠“二阳”多久能好?

来源:川观新闻、上海新闻广播 2023-05-16 11:20 http://www.mnw.cn/

  最近一段时间,“二阳”话题屡登热搜榜,“新冠”再次牵动大家的心。5月14日,“华西医生”公众号发布消息,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博导栾荣生就新冠最新进展以及公众关注的诸多问题进行解答。

  问:新冠“二阳”率很高吗?

  答:根据国家现有监测数据来看,新冠阳性发生率只有1%至2%,其中大部分为初次感染,仅有少数的人是二次感染,“二阳”率实际上很低。所谓的“再次暴发”也并非真相,属于过度焦虑,真实的传播情况并不严重。2022年12月发生的大规模感染中,已有约95%的人发生过感染,形成相应的抗体,不容易再次感染。但也有少部分人因为防护等各种原因并没有感染过,体内没有相应抗体,他们才是本次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

  问:为什么“阳”过还会再阳?

  答:“二阳”人群主要是免疫力低下的人,此前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在3至6个月后逐渐减少,而自体免疫力又不足以对抗病毒侵袭,从而发生二次感染。老人、儿童以及一些患有免疫力缺陷疾病或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以及严重基础病的人等,都是需要重点防护的免疫力低下人群,建议这类人群在流行期间做好防护,少去人员密集地区,必要时接种加强疫苗。

  问:会反复“阳、阳、阳”吗?

  答:不能排除反复发生“二阳”“三阳”等后续多次感染的情况,但是随着新冠毒株变异减少,毒株稳定以及毒性减弱,此前形成的抗体还是可以帮助降低感染的风险,并且之后即使再感染,症状也会有所减轻,病程缩短。

  问:“二阳”症状会更重吗?还要再经历一遍“水泥鼻”“刀片嗓”“味觉丧失”等痛苦吗?

  答:发生第一次新冠病毒感染时,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并不认识这个病毒,所以症状会比较严重,但产生抗体以后,再感染时,免疫系统就有了记忆,反应速度会更快,所以症状应该会更轻,恢复时间也更短。

  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也提到,目前新冠感染后临床症状都比较类似,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其中重症病例很少,以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但也不排除会有极少数的人症状比较重,症状很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问:突然“嗓子疼”“眼睛发红”就是阳了吗?

  答:最近“咽痛”“嗓子疼”话题也和“二阳”一起上了几次热搜。新冠感染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所以也是可能引起“咽痛”的,比如大家记忆深刻的“宝娟嗓”。但是,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同样也会导致咽痛,并不是嗓子疼就是阳了,具体还需要去医院做检查。心梗也可能引起嗓子疼,这就和新冠更没关系了,嗓子疼得厉害还是要去医院最安心。

  美国和日本有媒体报道新冠毒株XBB.1.16或许引起儿童眼睛发痒、发红(结膜炎),但也并不是眼睛红了就一定是新冠,没准儿就是熬夜熬红的。

  即使是新冠引起的结膜炎也不用害怕,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自限性的特点,通常在1至3周左右会趋向好转,不用药也能够自愈,但期间要注意不要揉眼睛,避免揉进去更多细菌加重炎症。

  问:同事“二阳”了,我要请假躲躲吗?工作时需要戴口罩吗?

  答:如果你之前阳过,平时身体也不错,不经常感冒,那就不用过度担心,更犯不着请假,可以把它当作普通感冒来对待,保持平常心。如果家里有老人、儿童等易感染人群,是可以做一些防护,避免携带病毒传染给他们。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需要过度担心被感染,有需要时戴普通的外科口罩就可以了,并不需要非得是N95这种严格防护型的口罩。尤其是老年人或者一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本来呼吸就不畅,长期戴口罩还会加重呼吸阻力,对肺功能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没有传播风险的环境里,也并不是非要戴口罩,浪费资源。

  问:“二阳”怎么治疗?

  答:仍旧以退高热和对症缓解相关症状为主;注意多饮水、多休息;增加食物中优质蛋白比例,增强免疫;之前家里囤的退烧药,只要没过期,也还是可以继续“发光发热”;症状严重,持续不能缓解,需前往医院诊疗。

  问:什么样的人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鼻喷式疫苗和注射式疫苗,怎么选?

  答:对于已经发生过感染的人来说,自然感染所形成的免疫是要显著优于疫苗效果的,所以也不是非要接种加强针。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或还没有阳过,本身还患有一些严重基础病的人,则应该尽快接种加强疫苗,以增强保护力降低重症发生风险。

  鼻喷式疫苗免疫反应更快,而肌注式疫苗相对防护时间久一些,具体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具体判断。

  问:怎么看待“二阳”获群众如此关注,被反复讨论这件事情?

  答:从事件本身而言,这次感染率低,症状不严重,并不足以构成民众恐慌,但因为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以及之后的疫情管控政策,让人们对“新冠”二字望而生畏,从而过度反应。实际上,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以及5月5日 WHO 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意味着取消应急状态了。人们也无需过度焦虑、恐慌,自然也不要去盲目的囤积药品和食品,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习近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京闭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 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电信业务“明白办 传染病防治法完成修订 强化公共卫生法治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