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连接碎片化栖息地 生态廊道为物种繁衍搭起“鹊桥”

来源:科技日报 2020-05-29 10:41 http://www.mnw.cn/

  近日,深圳首条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生态廊道建成,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实,生态廊道在我国并非新鲜事。近些年,秦岭野生大熊猫频频现身、金钱豹带崽“散步”,原因就是秦岭隧道附近在2015年就建设了野生动物通道,恢复了秦岭野生动物栖息版图;在辽阔的林海雪原,横贯俄罗斯和我国的东北虎栖息地之间的生态廊道,近日也发现了野生东北虎的新个体。

  可能很多人对生态廊道的概念比较陌生,其实,生态廊道指的是各个孤立生态系统之间的通道,可以方便物种扩散、迁移和交换等。

  河南省林业局保护处处长卓卫华解释,由于人类世界的发展,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变得碎片化或呈块状分布,如同孤岛一样相互不连通。这势必会导致动物各种群之间的栖息地相互孤立,种群得不到交流,使近亲繁殖愈发严重,最终导致物种退化甚至灭绝。

  河南省郑州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林斌说,不少人认为,世界上许多珍贵的濒危动物面临的巨大问题是盗猎盗杀,“其实更严重的是近亲繁殖”。

  统计显示,目前世界上仅存的600多只亚洲狮,全都是1908年人类捕捉饲养的13只亚洲狮的后代,如今它们的体型大不如前。

  专家认为,生态廊道能将各自孤立的栖息地连通起来,野生动物通过这些廊道串门沟通,进而交配繁衍。一旦走廊范围扩大,栖息地扩大,就能很好地避免近亲繁殖。

  河南省林业勘探设计院研究员王万里介绍,除了天然形成的生态廊道外,更为常见的就是人造廊道。所谓人造廊道,就是根据当地生物多样性特质,人为打造的适宜野生动物栖息的环境。它在更多情况下叠加天然廊道而成。

  例如秦岭大熊猫走廊带,就采用人工生态通道工程连通公路两侧大熊猫自然生境;在大熊猫走廊带公路两侧及林中空地,栽植大熊猫主食竹种秦岭箭竹,同时开展植被修复,增加大熊猫食源,逐渐消除大熊猫栖息地的碎片化,促进大熊猫种群的发展壮大。

  据了解,生态廊道建设完成后,工作人员还将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监测动物的活动情况。此前最为常见的是通过野外高清红外摄像机进行摄像监测,近年来,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新技术也开始加入其中。如2019年,阿里云和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开发了“野生动物AI识别系统”。程序员只要向AI系统“投喂”大量的野生动物图像,机器就会找出其中规律,从而学会辨别物种,分析野生动物行为。

  此外,专家们也在尝试将太阳能无人机航测技术等手段,以及基于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动物溯源系统,应用到对生态廊道的科研监测中。除监测动物外,监测系统还可以对人、车辆等进行分析。

原标题:连接碎片化栖息地 生态廊道为物种繁衍搭起“鹊桥”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特朗普称将禁止伊朗石油买家与美国做生意
  • 加拿大总理说下周赴美同特朗普会晤
  • 美国多地爆发集会抗议特朗普政府多项政策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说的 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总血量20%会导致休克 超37万人次!假期首日南平客流增长明显 5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9亿人 北京今天以晴为主 阵风6级左右 五一假期 因雷雨、沙尘等天气 这些机场航班运行可 中央气象台:江南南部华南北部降水显著偏 逛博物馆、游西湖……“五一”假期多地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