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女儿的照片,让他燃起希望
让王明清犯难的是,他从小在农村长大,父亲在他三岁时去世,母亲从不让家人照相。到王启凤四岁的时候,家里没有一张她的照片。无奈之际,他只能用后来出生的小女儿的照片发布寻人启事。
开网约车期间,王明清一遍遍地讲述失女遭遇,这期间他遇到了好心的记者、帮助印制传单和卡片的乘客,还有许多人主动加微信转发消息。两年来,近两万张卡片、本地和央媒的采访和散布,王明清仍然没有等到女儿的消息。
网络的发达,为他带来了新的转机。在奥地利定居的林嘉翻看手机新闻的时候,发现了王明清寻女的新闻,宣传卡片上只有一张模糊的三岁女孩的照片。她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林宇辉。第二天一早,她就拨通了国际长途,让两人取得了联系。
林宇辉是模拟画像专家,在搜集了王明清夫妇俩年轻时以及一对儿女的照片和资料后,先后画出两稿交给王明清。而这期间,也有二十来个自称“女儿”的人联系他,“有几个特征相符的,结果DNA核对后却不是。心里很着急。”王明清一个个地询问,“不能错过一次机会”。
今年3月上旬,一位来自吉林的女孩加了王明清微信。打开头像背景,王明清和刘登英激动地叫喊不迭,“太像了!”林宇辉为三人建了个微信群。一句“可能性90%”让微信两头相距几千里的两个人充满期待。
纠结情绪在见面一刻被融化
3月9日,王启凤突然从养父家得知身世。记忆中唯一的“九眼桥”让她发现了王明清的寻女新闻,“一哭就反胃”的信息让她心里一紧。
“到底是不是呢?害怕是,又害怕不是。”与王明清加了微信后,她称呼其为“叔叔”。“我知道他在跑车,我早上五点半就醒了。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赶紧看手机,但从不给他发消息,让他多睡一会。”王启凤(康英)记得,有天“王叔”回复迟了,她心里立刻打起了鼓:“他怎么样了,是不是不理我了?”
在林宇辉得知DNA比对结果后,询问她能否在4月3日回成都时,她突然就哭了,脑中一片空白,“害怕失望,不知道怎么面对”。
王明清等待得焦急,直接问她“难道你不想见到我们吗?”但随后,王启凤(康英)的纠结在机场见到亲生父母的那一刻,被泪水融化了。
改名康英后,王启凤对四岁以前的印象几乎完全消失。“身份证上的生日是我自己定的”。
之后,她一直和家中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特别疼她,只是从小到大,都有人说康英是没有妈的孩子。“我当时最想的是,妈妈突然有一天出现在我面前,抱着我说,妈妈只是出去挣钱去了,给你买好吃的。妈妈爱你。”王启凤哽咽地回想起往事,心情不好的时候,她就抱着一棵树说话。
再次回到成长的地方,王启凤轻闭着眼叹道,“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自私地说,让我永远不要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