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被巡视后整改不到位,甚至“巡而不改”,究其原因,是部分领导干部仍然未能认识到巡视整改的重要性,扛不起主体责任。他们习惯当“二传手”,喜欢做表面文章,认为“该开的会我开了,该做的批示我批了”,以为表个态、画个圈就是落实,结果层层传导压力变成层层推卸责任,整改却不了了之。本质上说,这些领导干部的“病根”还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利益盘根错节,一些领导干部卷入其中,对待整改便不能动真碰硬,做不到“刀刃向内”,往往揣着明白装糊涂。在中央巡视组反馈的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中,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的王三运便因牵涉自身利益,消极应付中央指示,不落实不作为,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巡视监督是剂祛病“良药”,本应严肃对待、刮骨疗毒、整改到底。倘若讳疾忌医、阳奉阴违,便极有可能病入膏肓、无力回天。十八届中央巡视组通过“回头看”,发现了黄兴国、王珉、杨鲁豫、杨振超等高级干部的严重违纪问题,违纪清单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对待中央巡视“巡而不改”、阳奉阴违。巡视“回头看”、杀“回马枪”也充分表明巡视监督绝不是“一阵风”,任何人都别想心存侥幸、蒙混过关。事实一再证明,掩耳盗铃者、阳奉阴违者、一意孤行者终将自食苦果。
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眼下,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正在开展。本轮巡视将强化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也将深入检查十八届中央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这也透露出强烈的信号:巡视过了,决不是进了“保险箱”,唯有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把巡视发现的问题逐项整改到位,才能祛病强身、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