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口员目送老道口 王舒 摄
当地人对这处道口记忆深刻还因为这处老道口毗邻着原哈尔滨动物园,从1954年到2004年的50年间,几乎所有去动物园的人都要经过这处道口。可以想见,老道口几乎是伴着每个哈尔滨人的成长。
据唐师傅介绍,这个道口以前的铺面是面包石,是和闻名中外的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一样的块石。早期的道口是双向两车道,70年代这处道口周围都是平房,通行的多半是自行车和行人。到了80年代,自行车、摩托车就多起来了。等到90年代,公路、铁路都繁忙起来,道口也拓宽为双向四车道,并开始通行多趟公交车。2000年以后,这处道口通行的货物列车逐渐少了,但朝发夕至、夕发朝至的旅客列车越来越多,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社会车辆经常堵到一二公里开外,是公认的繁忙道口。而最近五六年,道口周边主街上的高楼鳞次栉比,各种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每天早晚在栏杆外等火车的场面犹如千军万马隔道对阵。
“滨绥电化改造前,道口每昼夜通过客车是33对,还不算单机、路用列车等,地方的机动车日通过辆数有2.4万辆,行人就没数了。”唐师傅如数家珍般道出这里往日的繁忙程度。早晚高峰时段,道口员们维持交通秩序一忙就是三四个小时,暑往寒来从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