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美团外卖经过用户授权
4月22日下午,美团外卖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南都称,美团外卖好友头条上线于2016年底。在用户隐私方面,美团外卖通过多种方式告知用户隐私相关内容,以及如何停用或者隐藏自己的评论内容。比如,开启好友关系(好友头条)首先需要用户授权,在“信息授权协议”里,也告知会使用用户在美团外卖的评价等数据。
南都记者发现,美团外卖的上述协议称,用户钩选“信息授权使用协议”并点击“绑定微信 寻找好友”即表示允许美团外卖进行以下操作:通过微信获取用户及微信好友的头像、昵称等,及他们在美团外卖的评论、推荐菜、红包等相关数据;允许美团外卖向用户及微信好友推送动态;参与“微信好友‘偷’红包”的小游戏。
美团外卖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用户想要停用好友关系,可通过停用或者解绑微信随时关闭。停用或者解绑后,好友头条等好友关系相关内容不展示。

好友设置中可停用好友关系
据美团外卖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好友头条上线后,用户反馈较好。从数据看,关闭好友关系的用户在所有绑定用户中占比相对少。
专家:外卖记录属于个人隐私
南都记者发现,目前常见的外卖应用多数可与社交平台绑定。其中,饿了么可与微信、微博、淘宝等平台账户绑定,百度外卖通过手机号注册或绑定百度账号。除了美团外卖开通微信好友可以看到对方订单评价外,口碑外卖与支付宝账号绑定后,也可看到相关的动态信息。当用户在口碑上进行消费评价时,可点击同步到支付宝的朋友动态。好友可对此进行点赞、评论以及打赏。
当用户使用口碑进行评价时,提示可同步到朋友动态。
支付宝的朋友动态里会显示相关信息。
好友的分享即可在朋友动态里看见,你可以点赞评论和打赏。
对于用户隐私政策的规定,饿了么用户规则第八条提到了隐私权政策,从适用范围、信息使用与信息披露三方面做了规定。口碑用户协议第四条提到了用户信息保护,并建议用户通过支付宝平台完整地阅读《蚂蚁金服隐私权政策》,显示其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与蚂蚁金服相关规定一致。
针对此事,南都记者采访了上海市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会成员王全弟,他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提到消费者具有知悉真实情况权,他认为“不应该知道的知道了,就是侵犯隐私权,所以平台本身的做法值得商榷。”
复旦大学一位孙姓法学教授向南都记者表示,“外卖记录肯定是个人隐私,能反映用户的行为和偏好。”对于美团外卖《用户协议及声明》第七条具体提到要求获取微信好友在美团外卖的评论、动态等,他指出,“这个属于格式条款,也即自己提供的、预先设定的,用户没有多少协商的一类条款,”他认为要避免外卖平台用户隐私权受到侵犯,最好的办法是有关部门进行监督。
有律师向南都记者分析,目前有不少应用表面上已经提醒并获得用户的同意,但不代表这种模式完全合法。尤其是“不同意就不服务”的模式,在某种程度损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而在现有用户信息保护的架构下,既然用户选择了同意公开,那就很难落入隐私的范畴了。
(原标题:买避孕套、吃了啥,都被好友知道了!快查查你的外卖APP是否绑定了微信等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