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采精被直播,图为采精现场
【大熊猫采精被直播】大熊猫采精被直播,为以后的人工授精做准备。3月31日,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对12岁的雄性大熊猫彤彤进行人工采精,而这一过程都被直播了。
据iPanda熊猫直播介绍道,每年科研人员都会对雄性熊猫进行1-2次人工采精,将精子存在精子库里,以便人工授精时取用。人工授精会按照大熊猫谱系,授精给合适的雌性熊猫,以确保基因多样性。
每年3到5月是大熊猫繁育高峰,全球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也在此时迎来新一年“造熊季”。4月2日开始,iPanda熊猫直播再次深入雅安碧峰峡基地,在大熊猫科研专家全程指导下,进行2-3天的大熊猫交配实况直播,并同步进行大熊猫交配和保育知识科普,让全球观众更加了解大熊猫保护和繁育现状。
人工圈养大熊猫长期面临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大难题。雌性大熊猫每年仅在春天发情一次,每次只有2到3天。它们不仅发情时间短,还需要情投意合交配才可能成功,如果熊猫之间“不来电”,即使在发情期间交配也可能失败。因此,大熊猫自然交配难得一见。
除此之外,即使自然交配成功,雌性大熊猫最终能孕育出熊猫宝宝也非常困难——它们的卵子只能存活36到40小时,这加大了精子进入的难度。据中心专家介绍,100只大熊猫中只有7~8只有配种能力;在这之中,也只有30%~40%的雌性大熊猫能成功受孕。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