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 > 莆田新闻 > 正文

不愿到儿子家生活 重庆老汉“蜗居”桥下三年

来源:闽南网 2014-02-19 16:05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不愿去儿子家 重庆老汉“蜗居”桥下三年1

住处黑暗阴冷,老杨穿着捡来的外套御寒

不愿去儿子家 重庆老汉“蜗居”桥下三年2

老杨在桥下整理出简陋的住处

不愿去儿子家 重庆老汉“蜗居”桥下三年3

老杨的住处内堆着破旧的生活用品

  昨日,莆田市区下起了小雨,荔城区熙宁桥上车来车往,孤寂的桥下,一名老汉已经居住了三年。此前,他因为车祸失去工作,捡卖废品又被房东赶走,无奈栖身桥下。昨日,他听闻重庆老家的发妻生病住院,便急着回去,但口袋里的钱不够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

  怕与亲家不合不愿去儿子家老人叫杨道红,今年62岁,是重庆开县人。2006年前,他在老家当保安,有天晚上“翘工”去喝酒,老板发现后,辞退了他。之后,老杨就与在莆田打工的儿子取得联系来到莆田。

  来莆田后,老杨到荔城区拱辰街道当环卫工人,一干就是五年。2011年的一天,他正在马路上清扫垃圾,一辆小车失控撞上他。老杨左小腿挫伤住院,肇事司机虽然付了两万元的医药费,但只赔了一千元。受伤住院后,老杨的工作丢了。在采访中,老杨卷起裤腿,露出左小腿上一大块微红的伤疤,“现在腿还是麻麻的”。

  腿伤痊愈后,老杨以捡废品售卖为生。老杨常常把废品暂放在出租房内,招致房东和邻居的不满。房东不再将房子租给老杨,老杨搬了出去。老杨在莆田的儿子是铲车司机,几年前在城厢区霞林街道成家,但老杨怕与亲家关系不合,不愿到儿子家生活。

  自己砌墙搭灶最怕火灾台风无处可去之下,老杨便搬到熙宁桥下。当时桥下一片荒草,且无处挡风。老杨除了草,并在附近的玉湖公园找到干净的水源,用木板做了床和挡风墙。在随后的三年里,老杨和泥在床边砌起墙,搭了一个小灶。他还养过小鸡、小鸭,在河边种过丝瓜、青菜,但很快就被偷走,最后只得作罢。

  谈起桥下的“家”,老杨觉得防盗还在其次,火灾和台风才是大问题。由于没有电灯,老杨夜里都点蜡烛。三年里共发生三次火灾,有次蜡烛倒了,把床铺点燃了,还有两次是因为桥上的人乱扔烟头,烧了他的衣服。而每年的台风季,老杨过得最不安稳,大风经常把他的衣服、床铺、木板墙、帐篷刮走。

  在熙宁桥下,记者看到了老杨简陋的“家”。床铺上堆满衣服和床褥,床边是个小灶台。小火堆上煮着老杨的午饭,他说食物都是捡来的。老杨戒不了烟,抽4元一包的红梅。

  老杨每天都出去捡卖垃圾,儿子每个月也带200元给他,今年春节,儿子带了些年货过来陪老杨。前天,老杨听儿子说自己在老家的妻子生病了,便想回老家,但儿子不肯。老杨不想求儿子,但口袋里只有190元,不够回老家,这几天他只能多出去走街串巷,捡废品去卖。

  如果您想圆老杨的回家梦,请拨打本报热线968111与我们联系。(吴智飞 陈小芳 马俊杰 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缤纷夏日消费季,诸多“好料”等着你
  • 福鼎如何让“花果山”变“聚宝盆”
  • 今年闽江禁渔成效显著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视频)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视频)
    国道324线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线完工(视频)
    国道324线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线完工(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瞪羚”成群,跃动“新”势力 ——漳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来闽开展循 一颗荔枝的文化之旅 上半年福建省水利投资实现“双过半” 上半年福建省物价基础更趋稳固 漳汕高铁福建段控制性工程有新进展 “把科研论文写在产品创新上” 博士后人 福建省部署“八一”期间双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