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在古街丢不了!”连日来,一段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安保队半个小时之内分别为家长找回3名“丢失的娃”视频流传,引发关注。
走失的孩子被安全找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总面积61.71公顷,大路街、县巷、后街、衙后路、庙前街、坊巷6条古街巷纵横交错,沿街商铺林立,背街民居星罗棋布,街区还分布18处文保单位、20处历史建筑的游览景点。作为莆田热门景区,这里人气旺盛。这么复杂的环境,如何快速找到走失的孩子?10月20日晚,记者走进街区,实地探访。
当晚8时,熙攘的人群外围,一支肩戴闪烁警灯的公安巡逻队正稳步穿行,为这片璀璨欢腾的街区保驾护航。
“我们在后方,游客遇到突发情况,可随时报警。”镇海派出所巡逻队组长沈建家表示,目前找寻走失儿童是接到频次较高的求助类型。
记者了解到,民警接到这类报警后,会分组分路段展开搜寻,同时将家长提供的孩子照片第一时间发送至古街安全保障工作群。群里汇聚街道干部、消防救援人员、公安民警、街区保安、城管执法人员等组成的安保队,各方力量各尽所能,形成立体化搜索网络。与此同时,走失孩子的照片通过群内成员迅速扩散至古街商户联络群、景区管理群等周边社群,扩大寻找面。
参与寻找的消防救援人员任伟胜记得,前不久一天,街区一连接到3起孩子走失的警情。1名3龄童,1名8岁娃,还有1名孤独症少年,依靠“人防+技防”结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成功找回。
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消控室的大屏上,街区的各个角落在“九宫格”清晰呈现。值班人员告诉记者,街区安装了150多个公共视频,实现街巷全覆盖。此前走失的3龄童和8岁娃分别在坊巷和大路街与家长失散,工作人员通过倒查公共视频,锁定孩子行踪,并联系路面执勤人员,第一时间接回孩子。
“当时身患孤独症的少年已走出街区。”值班人员介绍,大家根据以往的经验,指导家长前往此前车辆的停放点寻找,同时联系镇海派出所通过街区外的公共视频继续追踪。最终,在其父母的停车处发现少年身影,一起走失警情成功化解。
新闻链接
3名丢失孩童如何能分别在半个小时找回?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主任、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中心负责人唐炳柏说,街区已建立起网格化的人员布控机制,保安及其他保障人员在各自岗位定点值守,构成寻人第一道防线。同时,后方指挥中心配备专业人员,依据街区的布局特点与走失孩子的行为特征,快速研判其可能的行动轨迹。此外,覆盖街区的全域数字智能系统等专业设备,为精准寻人提供了科技支撑。正是这套环环相扣的成熟机制,筑起了游客安全的坚实屏障。 □全媒体记者黄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