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荔城区西天尾镇东星村的黄某和郭某,在镇、村两级的信访矛盾纠纷调解平台,顺利解决了苗圃建筑纠纷。
原来,黄某和郭某在征迁过程中,因建筑物分配产生纠纷,郭某向镇信访办申请调解。黄某在外地工作,无法参加现场调解,该镇借助“党建引领、夯基惠民”指挥调度平台,让其参与线上会商,与镇信访办、镇司法所人员组成的调解团相互协助,提出调解方案,帮助双方解决问题,成功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
黄某和郭某的矛盾快速化解得益于西天尾镇推行的“党建引领基层信访治理”模式。近年来,该镇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试点工作,探索社区党组织全面领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基层网格治理模式,建立矛盾纠纷网格调解、村级调解和镇级调解三级调解机制,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落到最小治理单元、最后责任主体,打造“组织重构、资源重整、力量整合”的智能社会治理。
该镇建立“一站式”信访调解模式,拓展视频信访会商协调模式,推广网上调解、远程调解、云调解,为当事人提供全时空、跨地域、全流程的解纷服务。并且推行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三官一律”团队力量下沉,与包片领导现场对诉求件进行分析研判,第一时间给予解决方案,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该镇构建政治引领、法治护航、德治润心、自治强基、智治赋能“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工作新局面。全镇划分278个网格,3000个单元,夯实“网格+调解”共建共治基础,实行社会治理扁平化管理。
针对企业多、外来人员多的特点,建立民警和村居、企业的网格长、单元长开展社会治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因案施策化解。该镇东星网格长兼评理员陈兆雄在日常网格巡查时,发现村民陈某、林某之间有矛盾纠纷,于是,陈兆雄第一时间建议陈某申请“近邻评理”进行协调解决。最终促成该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网格+调解”共建模式成效初显。
依托镇司法所和派出所设立公调对接办公室,与信访化解频频联动。有效衔接公安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实现联建联调,发挥出“1+1>2”的良好效应,形成治理合力,实现成效共赢。通过“公安+司法+信访”模式,及时、就地、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缩短部门之间的距离,架起基层、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有效预防“民转刑”和“治安变刑事”,在传承学习“枫桥经验”中,塑造具有西天尾特色的调解品牌。
通过党建引领基层信访治理,截至今年10月,西天尾镇总信访件从去年的193件下降至165件,同比下降14.5%;初信访件从107件下降至67件,同比下降37.4%,信访维稳取得新成效。
接下来,西天尾镇将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解决群众难题,办好民生实事相结合,打通服务群众的“第一站”和“最后一公里”,做实做细群众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常态化运行好三级联动信访形势分析研判工作机制,推动依法及时就地化解信访矛盾,实现基础更加牢固、权责更加一致、合力更加强大、服务更加高效的基层社会治理。
全媒体记者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