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秀屿区共有122条河道,总长445公里。辖区内的土海湿地公园面积近2000亩,水域宽广,拥有较为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是莆田南洋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秀屿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每到周末,就有众多家庭来到土海湿地公园散步游玩。
日前,秀屿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河长郑松青带队开展“河长日”河长巡河活动。“我区结合‘攻坚两个月、奋战六十天’,按照‘六清六化六方’攻坚行动任务分解表,制定69项措施,开展9个专项行动,实施6个重点工程项目,出台2个社会化管护机制,明确挂钩领导、牵头单位、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全面推动市第1号河长令落地见效。”郑松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前,秀屿区正以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列入全国首批试点县名单为契机,系统谋划水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水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大力推进木兰溪流域秀屿片区水系综合整治PPP工程、秀屿区河道综合整治(一期)EPC工程、秀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实施,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完成2个污水“零直排”示范村建设,打造河湖保洁区镇一体化样本,推动河道水清、岸绿、生态美。
河道治理
说起河道治理,笏石镇顶社河正在由原来的黑臭水沟逐渐变为群众的幸福河。据了解,顶社河是秀屿区木兰溪支流土海流域的汇水支流,因源头无水,河道流动性差,污染、淤积严重,成为被挂牌督办的黑臭水体。结合“六清六化六方”攻坚行动,秀屿区采取截污、清淤、净化补水等措施,全力推进顶社河综合治理,实现顶社河去黑除臭,河道面貌明显改观,水质明显提升。
“我们采用负压技术,收集河道污水统一处理,并进行河床清淤。此外,还提升河岸绿化,修建了步道。”木兰溪流域秀屿片区水系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经理丁富宏介绍,为解决河道缺水问题,他们通过超磁技术,将土海的水抽到顶社河上游,使原来干枯河流水源不断。
“以前一潭死水,发出恶臭。现在水流动了,河面变宽了,空气也清新了,出门就能看到白鹭在河面飞翔。”家就住在河岸边的79岁老人陈文贵深切感受到河道变化给他带来的幸福感。
在埭头镇湖东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铺设管网,现场热火朝天。据了解,秀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工程共涉及7个镇,148个行政村。项目完工后,将实现对农村污水应收尽收,对违规排放截口应截尽截,农村污水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理。
埭头镇湖东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施工现场
“过去没有统一收集、雨污混流,对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埭头镇党委副书记、镇河长林正峰说,市第1号河长令发出后,该镇把“六清”行动的“河上清污”作为重中之重,将15个行政村列入污水管网建设范围,全速推进污水管网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明年的‘为民办实事’工作,把落实1号河长令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推动秀屿区岸清、水绿、生态美。”郑松青说。(东南网记者 吴炳端 文/图)
土海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