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专项整治 车窗抛物将入交警“黑名车”库

来源:海峡网 2016-04-07 14:34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  监控拍摄到23路公交车驾驶位抛出白色物体(画圈处)

­  海峡网4月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盛钟/文 马俊杰/图)“我什么时候在车上乱扔东西,会不会你们搞错了?”昨日上午8点30分左右,在莆田市交警支队机动特勤大队,面对民警的质询,莆田公交公司23路公交车司机梁某显得一脸迷茫。但在看到民警出示的监控视频后,梁某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处罚。

­  记者获悉,即日起,莆田交警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车窗抛物专项整治行动,被查处的车主除了会被扣分、罚款外,还将进入交警部门的“黑名车”库,进行重点管理。

­  司机扔纸巾被查

­  4月5日下午,莆田市交警支队信息化中心的查找手在翻看城区路口监控视频时发现,当天上午7点20分许,在主城区繁华的胜利路与文献路交叉路口处,一位正在等红绿灯的公交车司机往车窗外扔了一张纸巾,虽然过程只有几秒时间,但高清监控视频还是清晰地记录了这一幕,该车是一部车牌号为闽BY2076的23路公交车。

­  昨日上午,接到莆田公交公司的通知后,闽BY2076的当班司机梁某来到市交警支队接受处理,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梁某坦承,很多司机都有车窗抛物的习惯,因为大家觉得把垃圾扔在车上会弄脏了车内环境,而他也并不清楚往车窗外扔纸巾是违法的事。

­  随后,民警对梁某处以扣2分罚款50元的处罚。梁某在接受教育后表示,回去上班后他一定会告诫同事,今后在驾车过程中千万不能车窗抛物。

­  多方式查车窗抛物

­  “车窗抛物不仅是不文明行为,更是违法行为。”莆田市交警支队机动特勤大队大队长陈明池介绍,根据相关规定,驾驶机动车向道路抛撒物品,扣2分罚款50元。但一直以来,车窗抛物行为在路面执法过程中难以取证,很少有车主因此被罚。

­  眼下,莆田各地设置了数万个高清监控探头,为了有效治理车窗抛物行为,交警部门决定联合海峡都市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车窗抛物专项行动,通过路口监控视频固定车窗抛物证据,再进行事后处罚。专项整治期间,除了会对当事车主进行处罚和曝光外,还将把名单列入“黑名车”库,进行重点管理,加大查处力度。

­  “一根烟头、一团纸巾、一个塑料瓶,物品虽小,但在车辆行驶时从车窗抛出危害却很大。”陈明池表示,车窗抛物不仅给环卫工人埋下诸多安全隐患,这也是诱发交通事故的一大因素。今后,交警部门将通过电子警察抓拍、路面巡查、接受群众举报等方式查处车窗抛物等交通违法行为,希望广大市民利用手机、相机、车载行车记录仪等设备,拍摄记录下这类交通陋习,减少因不文明行为和交通陋习给他人带来的事故伤害。

­  拒绝车窗抛物,倡导文明行车。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其中,举报电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0594-2292347;电子邮箱:jjzdjdtq@163.com。同时,市民也可向海都报莆田版新浪官方微博@海都莆田新闻及微信公众号@海峡都市报新莆田提供线索,本报核实后,将反映给交警部门查处。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州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 闽侯县首邑实验学校秋季投用 可提供3780个
  • 福州未来三天最高温将达36℃ 午后至夜晚有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龙舟竞渡情牵两岸 第二届闽台龙舟邀请赛开赛
    【视频】龙舟竞渡情牵两岸 第二届闽台龙舟邀请赛开赛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隔墙工厂”有新意?惠安这么做→ 海峡花卉产业园内技术人员察看蝴蝶兰长势 “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全国约七成宅基地发证 一本产权证带来农 福建艺术类本科校考批、普通类本科提前批 传承优良传统 汲取奋进力量 三明市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专题班在沪开班 一见·站在历史的坐标前,我们如何凝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