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2025年第十二届平潭国际风筝冲浪暨海峡两岸风筝冲浪花式邀请赛落下帷幕。本届赛事设有紧张刺激的双向风筝板竞速和观赏性极强的空中自由式两大核心项目,充分考验选手的综合竞技能力,吸引了顶尖风筝冲浪高手参赛。
这场赛事,平潭姑娘陈逸嫚从容不迫。家门口的龙王头沙滩是她熟悉的训练场——从小在这片海域练习风筝冲浪的她,能轻松驾驭平潭的各种风力。正因这份熟悉与自信,她在本次比赛中展现出绝对实力,拿下双向板竞速女子组和空中自由式女子组双项冠军。

赛前,陈逸嫚对风筝进行调试。见习记者 高芷欣 摄
为风筝冲浪“飞”遍世界各地
龙王头沙滩上,“00后”姑娘陈逸嫚正整理风筝板,准备迎风而上,迎接挑战。她娴熟地驾驭着风筝,巨大的伞翼在空中划出饱满而有力的弧线。她借力腾空,在海天之间自如地翻滚、旋转,那一刻,她化身为浪尖的飞鸟,与风共舞,留下一抹灵动的剪影。
“这次比赛能很好地检验自己这一年的训练成果。我会不断精进风冲技巧,完成更高难度的动作,与国际赛事的选手比肩。”陈逸嫚说,除了夺冠的喜悦,自身水平的显著提升更让她感到欣喜。
今年年初,陈逸嫚开启了一场高效的训练之旅——在越南进行冬训,而后辗转埃及借助平稳海风学习新动作。这段经历,让她在掌握新动作的同时,也练出了应对各种水域的从容。
谈到与风筝冲浪结缘,她直言离不开母亲吴红的影响与栽培。吴红是平潭水上救生教练,又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母亲的耳濡目染和有意培养下,陈逸嫚6岁学会游泳,12岁游泳横渡海坛海峡……
勤奋努力为她的运动天赋加持,吸引了风筝冲浪教练林文亮的目光。他坦言,风筝冲浪训练艰苦,但陈逸嫚年少时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坚韧与悟性。“她不仅能吃苦,更能在训练中不断反思,自学能力出众。”林文亮说,她从小学习民族舞,当这种感知力与运动天赋相结合时,便成就了她在花式风筝冲浪赛场上那份独有的从容与卓越。
“一开始妈妈支持我学习风筝冲浪,只是想把这项运动当做爱好来培养,但在一次次练习和尝试中,我发现自己很喜欢这种在海上驰骋的感觉。”陈逸嫚笑着说。多年来,她的追风之路已遍布世界。她一路过关斩将,在各大风筝冲浪赛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让她更坚定了走风筝冲浪职业运动员的道路。
个人社交账号推荐普及风冲运动
风筝冲浪融合了冲浪、滑水与空中特技,是一项高消耗的极限运动。“要入门得要有不怕晒、不怕摔的勇气。”陈逸嫚说。每次训练休息时,她总会化身平潭的“代言人”,向国际友人推介生她养她的这片海域:“我的家乡平潭不仅风景好,风力条件和优质沙滩更是绝佳,是风冲胜地。”这番话令不少外国选手心生向往,表示有机会要来平潭向风“讨教”。
训练之外,陈逸嫚也用心经营着名为“lman大力嫚”的个人社交账号。她在抖音、小红书收获了近45万粉丝,以一身阳光淬炼出的小麦色肌肤、飒爽卷发与充满力量的肌肉线条,向大众展示着一名风冲运动员的真实形象。镜头下的她,始终带着年轻无畏的热忱与自由不羁的气场,将满身活力转化为奔赴浪潮的动力。
不少女孩因她认识并走进了风筝冲浪的世界,倪曼淇就是其中之一,她被陈逸嫚海上驭风的画面深深打动。去年,她特地从云南赶来参加2024年全国风筝板冠军赛的体验活动。“虽然操控起来有点难度,但我相信我能学好。”她笑着说。
“我做这个账号,就是想告诉女孩们,你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陈逸嫚这样定义她的分享。她不只是记录运动日常,更在传递一种信念——美,不被定义;力量,不分性别。在她看来,风筝冲浪的魅力源于其包容与进取的精神——任何人都能在持续超越中实现自我。
如今,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这不仅是爱好,更是我所热爱的事业。在接下来的时间,我还要沉心训练,打磨每一个技术细节,希望能在世界级的舞台上,展现出我们中国运动员的实力。”(作者:江信恒/摄 见习记者 高芷欣 实习生 廖邦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