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潭综合实验区两岸法治文化园项目经办人郑一红进入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官网,提交材料后,仅用16个工作日就完成办理一个项目所有前期审批手续,取得了施工许可证。
“线上申报、材料简单、办理迅速,真的很方便。”郑一红说,以往,不仅需要办理项目选址、用地审批等,还需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编制概算,材料多、流程复杂,至少需要3个月。
据悉,2018年以来,平潭试点项目投资小型工程建设“先建后验”,打破传统“先批后建”审批模式,将部分事前行政审批转变为事后行政服务,为项目建设“大提速”。这是平潭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化“放管服”改革,走出的试验新路子,还被确定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第七批20项改革创新成果之一在全省复制推广。
作为小型工程建设项目事项审批创新举措之一,2018年年底,实验区试行的“承诺制+公示制”项目审批方式,将项目投资40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上的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施工许可和联合验收两个阶段,竣工验收前的审批事项全部实行告知承诺制,项目单位可进行办理立项、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
“由项目投资窗口统一受理项目申报,项目业主作出书面承诺后,即可办理项目相关审批手续,等项目竣工验收后,再补齐项目竣工档案资料。”实验区行政审批局项目投资服务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平潭岚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项目报批的人员林旭新表示,由于公司承接的多数项目都需要做环评报告书、水土保持报告书,平日办事手续多且耗时。
“自从平潭实行了承诺制管理办法,简化了大量的前期审批手续和流程,真的是很便利。”林旭新说。
“‘先建后验’、‘承诺制+公示制’不仅精简了审批环节,也让审批时限由原先108个工作日缩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实验区行政审批局项目投资服务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平潭已有56个小型项目按照这一模式完成审批,平均办理时限仅27个工作日,实现提速一倍以上。(融媒体记者 林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