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为畅通实验区广大市民的诉求渠道,切实解决百姓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媒体《问政平潭》栏目组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增设线下诉求登记咨询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全面服务,搭建好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切实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全媒体《问政平潭》栏目组的市民诉求登记咨询台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市民吴欣艳便是其中之一。“我觉得平潭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为了匹配上城市发展速度,平潭的公交建设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如在‘掌上公交’系统上公交出发时间不够明确,希望在这一块可以更加规范一些。”吴欣艳说,只有把诉求讲出来了才有改善的空间,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置这样的咨询台很有意义,可以让更多人说出自己的诉求,还可以收集群众的智慧,更好地搭建部门和群众交流的平台,促进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提高,进一步满足市民的需求。
“目前,已上线的《问政平潭》栏目还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市民的诉求,所以我们提出随时征集市民诉求、随时追踪解决的想法,希望通过增设线下诉求征集的渠道,让更多的市民知道这个栏目并参与进来,把群众声音传递给我们,形成一个市民有诉求、我们有追踪、部门有答复的效果,进一步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践行职责,从源头上解决市民需求。”《问政平潭》项目负责人高芳说。
据了解,《问政平潭》栏目组现已开始征集有关教育、医疗、市场监管、社会民生等领域的诉求线索以及市民问政代表。市民除了可以通过平潭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拨打热线电话23123123提交线索,还可以在行政服务中心等地进行诉求登记。“目前,除了行政服务中心以外,还将在万宝公园广场以及潭城镇的社区挂牌设立《问政平潭》栏目诉求登记点。并与社区进行长效化合作,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建立志愿者服务队,协助收集民意、倾听民声,让市民的诉求可以及时得到反映。”高芳说。
值得一提的是,《问政平潭》栏目一直在不断探索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新模式,积极联动实验区12345便民服务平台,在倾听民声、为民服务、帮民解难等方面狠下功夫。同时,在平潭广播电视台、平潭时报等开设问政追踪专栏,落实市民问政诉求专人追踪、限时办结,努力打造一档既为政府分忧,又为百姓解难的栏目。
“我们与《问政平潭》栏目组是从6月份开始合作,共同助推群众关心的、期盼的诉求能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办理落实,直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好群众的诉求,更好地服务群众。此外,通过《问政平潭》栏目记者对市民诉求中一些疑难杂件的追踪解决,进一步提高我们平台诉求答复满意率,也有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实验区12345便民服务平台调度处负责人杨忠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