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8年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在浙江落幕,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600余名参赛选手展开精彩对决。我区共有14位中小学学生参赛,并获得4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和4个优秀奖。
其中,城东小学姚彦博获创新创意作品(小学组)一等奖,城关中学李卓林获创新创意作品(初中组)一等奖,平潭一中念烜宇获3D设计创新作品(初中组)一等奖,实验小学林哲屹获竞速机器人(小学组)一等奖。
3日,记者走进平潭机器人活动中心,见到了正在使用3D One Plus软件的念烜宇,操作着自己所设计的防地震床。作品创意源自念烜宇观看地震纪录片的感受,他说:“地震对人产生的危害引发了我的思考——人如何在地震中自保。于是,我便想到了制作这个作品参赛。”念烜宇意外于自己能够获奖,也因为这次获奖,让他更坚定了要继续做好3D作品。“以后,我也想为家乡制作抗风设备的3D作品。”念烜宇说。
“我所设计吸色灯的底部是颜色传感器,灯体、灯罩是用3D打印的,材料使用上都较为环保……”说起此次参赛作品的设计思路,城东小学学生姚彦博滔滔不绝,他表示,获奖让他更有动力深入学习。
据悉,本次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分为创新创意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类、专项机器人类三大类比赛,包含了乐聚人形机器人、机器人舞蹈、竞速机器人、表情机器人、遥控2V2足球、机器人马拉松、迷宫逃脱、避障等20余个比赛项目。比赛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和选拔后继的计算机及机器人创新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大、中、小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冯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