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走进政和县铁山镇凤林村朱森墓所在地,一座融合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朱子孝道馆映入眼帘。该馆以“朱子孝道,政和出发;孝行天下,福满人间”为主题,通过互动屏等数字技术,生动呈现朱子识孝、行孝、研孝、传孝的完整脉络。
作为朱子祖居地,近年来,政和县正以创新实践让朱子文化“活”起来,通过“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基层治理”三位一体模式,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建设朱子孝道馆是政和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寻根,构建文化传承立体体系的一个缩影。
“我们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建立朱子文化遗存数字化档案,实施‘两园两院三祠两墓一桥’提升工程。”政和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完成云根书院夜景亮化、星溪书院古建修缮、梧桐书院活化运营,重点打造了朱子孝道馆。同时,组建政和朱子文化研究会,联合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组建的朱子文化研究中心,已编纂出版《朱子三代与政和》等学术著作23部,开发出覆盖中小学全学段的《朱子文化读本》系列教材。
让朱子文化焕发时代光彩,需要创新表达方式。政和县以“朱子文化+”为创新引擎,构建起多元传播矩阵。推出“大话熹游·卡通朱子”动画项目,制作系列短片,让历史人物以萌趣形象走进现代生活。实施“朱子+”产业计划,推动朱子文化与茶、竹等地方特色元素融合,开发朱子笔筒、四方果盒等一批文创产品。文旅融合方面,成立“闽浙边文旅产业发展联盟”,打造“朱子文化研学旅游路线”,串联起星溪书院、云根书院、朱子文化公园、启贤凤林景区(朱子孝道园)等核心景点,让朱子文化在文旅产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先后举办了‘朱子孝道文化弘扬大会’‘孝融两岸·忠义海峡’等闽台交流活动,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深化了文化认同感。”政和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还创新“朱子文化+”教育模式,将第二幼儿园改造为“朱子童蒙书院”,设置“敬茶礼”“净手礼”等启蒙仪式;全县中小学常态化开展“四礼”教育(敬师礼、成年礼、祭祀礼、开蒙礼),今年已举办朱子文化主题活动216场。
传统孝道文化赋能基层治理,也是政和县的一大亮点。在铁山镇凤林村,元宵佳节时,“十大孝子”“十大好媳妇”送喜报的场景已延续十年。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将“孝悌忠信”细化为具体规范,成立村级执约队,推动公约从“纸上条文”走进村民“生活准则”。铁山镇创新“文化调解”机制,成立“老陈调解室”“老谢调解室”,邀请熟读经典的乡贤担任调解员。李屯洋村“吃茶话事”调解法、东涧村“乡音讲孝理”等特色实践,是全镇运用朱子文化调解矛盾纠纷的具体举措,调解成功率达99.5%,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曾大龙 阮倩敏 吴德清 周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