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 > 宁德新闻 > 正文

琥珀沁流光 酒香漫新韵

来源:福建日报 2025-11-09 11:07 http://www.mnw.cn/

  推开百年酒窖的木门,空气中交织着升腾的糯香与红曲的醇厚气息。酿酒师们俯下身,把耳朵贴在酒坛壁上,倾听酒液细微的“呼吸声”——冬酿的序曲,眼下正在屏南每一个酒坊悄然奏响。

酿酒户煴酒

  1000多年前,红粬黄酒制作技艺便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随着2021年屏南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红粬黄酒酿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古老酒乡开启了现代化转型之路。2024年,屏南黄酒年产量突破5万吨,年产值近2.5亿元。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屏南探访当地的黄酒酿造业,发现传统与现代正在展开一场精彩对话——穿越时光的琥珀色液体,既盛着唐宋明月,也映照着乡村振兴的曙光。

  时光,淬炼酒魂

  清晨5点的北墘村,还笼罩在薄雾中,73岁的县级非遗传承人吴善寨推开酒窖的木门,一股温润的陈香扑面而来,200多个酒坛在微光中静默如陶俑。

  他俯身贴近一坛2022年冬酿的黄酒。“酒是活的,”抬头时,他眼角漾开笑纹,“每坛酒都有自己的脾气,你得顺着它来。”

  这是2025年深秋的寻常一日,也是吴善寨守护黄酒技艺的第43个年头。他创立的合作社酒库存量已达20吨,带动百余农户年均增收约3万元。

  比起这些数字,他更在意的是屋檐下那排陶坛的温度——那里封存着代代相传的酒香,也浸泡着屏南人“村村制曲、家家酿酒”的集体记忆。

  据《屏南县志》记载,当地制曲酿酒之风盛于明清,“路下、长桥诸乡均有红曲出售外省”。吴善寨家族传承谱系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他是第十三代传人。

  “当时想家了,觉得老祖宗的手艺不能断在我们这代手里。”2014年,吴善寨开始自己酿酒并创立品牌,想要把家乡的黄酒推向市场。

  在北墘村,像吴善寨这样坚持酿酒的村民不在少数。这个有着700多年酿酒史的村落,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藏着酒窖,少则几坛,多则上百坛,“北墘老酒”的名声已传出大山。

  古人云,“夜倾闽酒如丹赤”。如今,北墘村黄酒年产量超1600吨,年产值突破4200万元,现有存量约3200吨,黄酒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招牌”。

  老酒坊,新引擎

  酒气氤氲中,吴善寨守护的是黄酒传统的“香魂”。如何让这缕魂在新时代的杯盏中激荡出圈,成为屏南新一代酿酒人的命题。

  酿酒户郑幸福向经销商介绍产品时,会让镜头多给桃花酿瓶身上的浮雕花瓣几个特写。

  这款融合传统黄酒工艺与屏南桃花的创新产品,2024年单款销售额突破百万元。“黄酒的文化和历史不能只活在博物馆,”他转动酒瓶,“要让它融入年轻人的生活。”

  2024年,当地黄酒电商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47%,桃花酿、紫薯酒等创新产品占比达总产值的四成。古老酒香飘出深巷的背后,是一场关于守正与创新的实践。

  郑幸福近20年前接手家族酒坊时,面临的是传统黄酒市场的萎缩困境。“当时客户多是中老年人,产品包装十年未变。”他在仓库整理积压的黄酒,陶坛上落满灰尘。

  多年来的摸爬滚打,郑幸福从果酒那里看到了黄酒的商机。他反反复复试验新品类黄酒,发现老家玉洋村清明前采摘的桃花与陈年黄酒搭配最佳。

  于是,他采用低温浸泡工艺,既保留桃花的清香又不破坏酒体的醇厚。产品上市当月即售罄,连酒标设计都成了社交平台打卡元素。

  而真正让屏南黄酒破圈的,是当地某酒业2023年启动的直播转型。这家企业的运营总监黄林飘介绍说,直播团队用光谱仪检测酒体成分,将抽象的“醇厚”转化为可视数据。这场科技与传统的“联姻”,让企业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900万元。

  郑幸福在推行标准化时也遭遇过阻力——有客户反映,新工艺生产的酒品“少了烟火气”。他决定在生产线保留传统陶坛发酵区,标签注明“古法手酿”。

  “那次我意识到,我们酿的不只是酒,更是让传统文化通达未来的舟船。”车间里,新旧设备投下交织的影,黄林飘感叹,如同这个千年酒乡正在书写的答案。

  酒香不怕巷深

  如何让这穿越千年的酿造智慧,不再是单向输出的产品消费,而成为可感知、可互动、可沉浸的文化体验?屏南黄酒产业创新的动能开始向文旅融合的场域漫溢。

  清晨6点,屏南一家家民宿小院已渐次飘起炊烟。客栈老板边翻动煎粿边笑道:“今年得备双倍糯米,游客要体验酿酒呢!”

  北墘村这个曾因“酒香巷深”而寂寞的古村,如今一年迎客近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00万元。2024年,屏南黄酒主题旅游收入已占全产业总值的35%,“酒旅融合”使农户年均增收2.1万元。

  当地举办的黄酒文化节开始于2016年。锣鼓响时,村民还心存疑虑:“谁会大老远来山沟里看酿酒?”然而,祭祀酒神的仪式刚开场,摄影师的长镜头就挤满了祠堂小院,最终吸引游客8000人次,直接带动土特产销售30万元。

  北墘村获评国家3A级景区后,所属的代溪镇聘请专业团队打造“黄酒风情体验街”。村民吴爱国把祖传酒窖改造成透明工坊,游客隔着玻璃能看到陈年酒坛上凝结的菌花。“最火爆的是定制酒坛项目,最远收到过来自冰岛的订单。”吴爱国说。

  龙潭村的跨界试验更大胆。村民将四平戏脸谱绘上酒标,推出“戏曲系列”黄酒。旦角酒用胭脂红,生角酒用石青,酒瓶成了流动戏台。这些文创黄酒在电商平台售价翻了3倍,还引来非遗研究者的关注。

  但真正的融合远不止于这些创意。

  在“黄酒文旅廊道”——这条串联9个村落的路线上,既有工业化参观走廊,也有散落田间的家庭酒坊体验点。屏南通过区分“观”与“品”,既展示标准化生产,又保留小酒坊个性化风味,形成互补生态。2024年,黄酒主题的研学游中,复游率达48%,远超常规旅游。

  酒旗在晚风中轻扬,酒乡正酝酿出新的叙事——当传统与现代在这个山城相拥,氤氲酒香化作一张张邀请函,召唤远方的客人前往。

原标题:琥珀沁流光 酒香漫新韵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莆田市领导深入实地调研
  • 付朝阳戴龙成调研银河左岸音乐节筹备工作
  • 莆田银河左岸音乐节本周末举办 开通3条免费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晋江英林镇纺织产业人才交流会举办 泉州市政协委员晋江小组来石狮开展异地视 石狮交通管理迎来“空中新兵” 泉州1107名学生在石狮啦啦操赛场展风采 漳州聚力履职赋能 助推产业升级 “金鸡”助力厦门打造影视产业新高地 厦门港完成首单保税LNG加注作业 厦门翔安巷北工业园新增一条通勤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