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蕉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的“民呼我应”服务队前往洋中镇莒溪村,运用无人机技术对该村拟建恒兴畜牧业有限公司商品羊养殖基地项目的六斗坵地块,进行现场联合选址踏勘。这是蕉城区行管委创新服务模式、落实“智慧办事”的一次生动实践。
“我们通过无人机系统APP,事先规划航线航高等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并建立现场区域3D建模立体场景,采集投影影像数据,供项目选址涉及的各窗口部门参考。”服务队队员陈志华介绍,科学运用无人机技术,不仅简化了选址流程,也提升了审批服务效率。
更全面、更便捷、更周到,把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里。这是蕉城区行管委扎实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响“山海服务”品牌的孜孜追求,也是推动主题教育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工作中走深走实的重要行动。
蕉城依山傍海,曾长期存在部分海岛和偏远山区政务服务资源不足问题,导致群众办事路途远、耗时长、成本高。为此,蕉城区行管委坚持党建引领、需求导向和便捷高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基层政务服务举措,着力推行“指尖办事、智慧办事”,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大力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
数字化引领、多层面创新、全覆盖服务,步步实、招招硬。“我们立足蕉城实际,以政务智能化为抓手,促进线上线下融合,让政务服务实现‘掌上看、就近办、一次办’,打造独具特色的‘蕉立办、您放心’政务服务品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蕉城区行管委主任蔡启鹏说。
近年来,蕉城区行管委全力打破部门壁垒,从“分散资源”到“集中整合”,通过领办特色项目,打造一个“政务服务二维码”、一张“政务服务地图”、一个“远程视频政务平台”,整合各部门间的政务服务资源,让群众体验一键登录、一站办理、多场景联动的优质服务。同时,积极创新服务场景,从“固定窗口”到“移动办件”,推行“客服式”线上服务和“上门式”移动服务联动,把“流动窗口”开通到村民家门口,并结合“红色代办”“智慧办事”等,让群众办事不出村、不出户,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此外,为确保政务服务延伸至基层、见效在基层,蕉城区行管委还牵头建立区、乡、村三级会商机制,加强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指导培训,明确基层政务服务标准,持续优化办事流程,打造舒适、友好、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
一个个举措创新、一项项改革落实,切实分享了红利与实惠。流动服务队进村入户,办社保卡、换发林权证书、协助申报营业执照、为群众答疑解惑,件件桩桩都是实事;而“智慧政务”已覆盖蕉城318个村,解决了偏远地区缺少便捷办事渠道问题,让群众省时、省力、更省心。
群众无小事,便民无止境。蕉城区行管委将结合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不断总结提升经验做法,推动政务服务下沉一步、提速一档,释放强劲“政”能量,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闽东日报记者 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