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连城县的林元煌,收藏着一顶红军帽。这顶土灰色的红军帽,据称是1934年松毛岭保卫战中,一名负伤战士牺牲前留下的遗物。
林元煌说,这顶红军帽是2011年7月23日意外获得,他从连城县宣和乡黄沙村一名黄姓老伯手中得来的。黄沙村位于松毛岭战役遗址东部境内。
1934年9月,在松毛岭上,国共双方鏖战七天七夜,这是红军长征前在闽的最后一战。在这座山岭上,1万多名红军将士用自己的生命,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那这顶帽子从何得来?黄老伯说,79年前的9月,在松毛岭保卫战中,他的爷爷为一名负伤的红军战士带路。这位穿4个口袋土灰色上衣的红军临别前交给他爷爷这顶帽子,说是“作为今后证明之用”。
这顶红军帽平卧长19cm、宽18cm、高5cm。帽外布为土灰色棉布,内底衬为白色棉布;帽内正中有一个8.5cm×5cm的长方形标记,繁体字四栏分别为“军队名称”、“籍贯、年龄”、“性别、血型”、“参军时间”。
在“军队名称”栏内,依稀可见“红一军团”字样。其他栏内的字迹严重消退无法确认。据悉,红一军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之一。1930年6月19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四军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的地方武装在龙岩长汀整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称红一军团。
据相关专家鉴定,这顶红军帽的红五角星与“镰刀铁锤”图案,都是用手工白线缝上去的。这顶红军帽,应为当时长汀红军被服总厂所缝制生产。(通讯员 邹善水 记者 吴林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