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 > 福州新闻 > 正文

福州城区2座地下处理站日“吞”万吨污水

来源:福州日报 2020-08-06 09:11 http://www.mnw.cn/

  系统收集沿河污水,是内河告别黑臭的关键。此番治水,福州除了在各水系沿线铺设截污管的“常规打法”,更有因地制宜的“创新打法”——把污水处理厂“搬”到内河边。记者5日从市水务集团获悉,城区2座地下污水处理站已建成,每日能处理梅峰河、金港河沿线收集的万余吨污水。

污水变清水 回补内河

  污水处理站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截住内河沿线污水,这2座设在地下的污水处理站,有不同的除污本领。

  在西二环北路与光荣路交叉口,梅峰河静静流淌。马路对面是已建成投用的梅峰河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它的主要“狙击”对象,是河道上游暗涵段污水。

  “处理站建成前,截流污水得通过左海泵站、三级泵站提升,长途输送至30多公里外的洋里污水处理厂。”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河道为邻的新处理站,能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轻洋里污水厂的处理压力,每日可处理污水7000吨。

  该处理站采用先进的MBR膜处理工艺,在地下“车间”,依次实现去除漂浮物、杂质、细杂质等污染物以及除磷等,原先黑臭的污水,处理后可达一级A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在金山片区,金港河沿线的污水处理同样静悄悄。为截住浦上大道以南金港河沿线污水,金港公园下方“住”进来一座缩微版污水处理厂,每日可处理污水5000吨。

  粗格栅、沉淀池、紫外消毒渠……深十多米的地下,一道道污水厂内常见的工艺流程一应俱全,为实现下月底正式运营的目标,生化系统接种工作加快进行。

  和“梅峰厂”处理方式不同,“金港厂”采用的是“高效节地型HBR生物膜技术”。“微生物是‘去污’的关键,HBR相当于微生物的‘温床’,通过新技术,微生物工作效率更高,除污更高效。”该负责人说。

  “金港厂”的处理效果同样不打折扣,在出水水质方面,可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还给后期水质提升留足空间,最高能达准四类标准。

  在具备除臭返清的必备本领同时,这2座地下厂还有升级版的补水本领,每日就地处理后的达标水直接回补内河。

“邻避”变“邻利” 新厂功用多

  聚焦治水又扮靓城市的目标,福州建设这两座地下污水处理站时,还在景观方面做起了加法,实现地下处理污水、地上鸟语花香。

  “梅峰厂”毗邻左海公园西门,整个厂区按公园“前院”打造,在处理站上方,是一座近千平方米的通透式街头公园,与西堤春晓景点隔河相望。满眼绿意下,功能性管理用房的轮廓被弱化,沿着花园式处理站的步道,各色植物组团与景观石一起迎接市民,成为一处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金港厂”的景色同样迷人。顺着蜿蜒的透水步道,厂区上方占地7300多平方米的串珠公园已向市民开放。没了异味、噪声,将传统污水处理厂的“邻避效应”转变为鸟语花香的好去处。

  除了是沿河污水处理的大本营,“金港厂”还是金山片区水系二级调度中心的所在地,可实现对金港河等9条主河道和浦上支河、红旗浦支河等2条支河的水位、水质、各类水工设施等的统一调度。(福州日报记者 孙漫)

原标题:福州城区2座地下处理站日“吞”万吨污水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闽台携手共护“神话之鸟”
  • 平潭发布提醒:远离无居民海岛非法旅游
  • 深读丨“会地合作”引智 “滴灌”产业土壤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打造产城融合、共同富裕磁灶样板 磁灶获 福州西湖公园金秋菊展 3天迎客18万人次 晋江苏垵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遮风挡雨惠民生 光伏发电助增收 英林镇柯 以创新科技与匠心设计护航 晋江品牌闪耀 特色品类成增长新引擎 泉州糖果前三季度 深读丨“会地合作”引智 “滴灌”产业土 黑脸琵鹭连续五年来石狮湿地公园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