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闽侨力量架起“钢铁”桥梁——记乌兹别克斯坦福建商会会长、旺达集团董事陈建崇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9-25 18:28 http://www.mnw.cn/

  9月3日,陈建崇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图为陈建崇在阅兵式观礼台上拍照留念。(受访者供图)

  日前,在中国侨联主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上,由闽籍侨商陈建崇家族在乌兹别克斯坦创办的旺达集团,成功入选全球“一带一路”侨力量十佳案例。作为当地首家私营钢铁制造企业,旺达集团不仅让中国钢铁标准在中亚扎根生长,更以设备出口、标准输出、人才培育“三位一体”的模式,架起了一座中乌互利共赢的“钢铁”桥梁。

  作为旺达集团创始人之一,陈建崇是一位敢为人先的开拓者,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让企业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更是一位甘为人梯的奉献者,通过成立商会让在乌闽企聚力前行。这位祖籍福州的侨商,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敢拼会赢、联通世界”的新时代侨商担当。

中国制造业的底气,让企业敢“走出去”

  “我们敢在异国他乡办钢铁厂,靠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底气。”陈建崇开门见山地说。

  2016年,陈建崇在乌兹别克斯坦考察时,感受到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勃发活力:人口快速增长,建筑业蓬勃发展,对优质建材需求巨大。他敏锐地想到,如果能把国内成熟的连铸连轧工艺和成套设备带过来,就能为当地产业升级提供助力。

  说干就干。陈建崇早年在广东就曾涉足钢铁行业,对相关的技术工艺和成套设备制造能力了然于心。很快,他的家族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创办了当地首家私营钢铁制造厂。

  “我们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带着中国制造的体系、标准和服务一起‘走出去’。”陈建崇介绍,集团员工总数已达1780人,本土员工占八成以上,从轧钢工人到物流调度员,许多人都已成长为技术骨干。“这正是中国制造的优势——不仅带来设备和产能,更带来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

  机遇总在挑战中孕育。随着产能提升和标准输出,旺达以钢铁业为基础,不断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钢铁+贸易+资源”的综合格局。目前,旺达已发展成为一家跨行业企业集团,旗下拥有旺达金属、旺达轧钢、旺达钢铁、旺达煤炭、松昊国际贸易、顺达铁渣等企业。

  “要高质量‘走出去’,必须深耕专业领域,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差异化赛道,把产品和服务做精做强。”陈建崇说。

  如今,作为钢铁行业最早“走出去”的中国民营企业之一,旺达集团让“中国制造”和“中国标准”闪耀中亚市场。

共建“一带一路”,是巨大的发展机遇

  秋日傍晚,位于塔什干的奥林匹克城巨大的流线型穹顶,在夕阳下泛着银灰色的金属光泽,如同一艘停泊在丝绸之路上的未来方舟。这座由中企设计、承建的奥林匹克城,项目主体于8月30日竣工,未来将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体育综合体。

  奥林匹克城项目是中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一个缩影,而对于旺达集团来说,也是获益良多。“作为一个由中企承建的大型基建项目,全部采用的是中国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我们作为拥有中国标准的钢材供应商,订单量也是大大增加。”陈建崇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这给旺达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陈建崇深切感受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地处中亚核心地带的乌兹别克斯坦,正成为福建企业“出海”的热土。今年5月,福建省代表团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成功举办了中国(福建)-乌兹别克斯坦经贸交流会,吸引200多家企业参会,促成23个经贸合作项目签约,涉及贸易投资金额55亿元。现场,许多来自福建的企业家都直言:“不来不知道,来了才发现,这里是一片蓝海。”

  此外,福建省还与撒马尔罕州共同签署两省州结好协议书,举办了“清新福建”文旅推介会暨福建—撒马尔罕经贸交流会,见证8个文旅项目签约,推动鼓浪屿与撒马尔罕建立世遗地友好合作关系。

  “十年前,中乌直飞航班一周才两班,来乌兹别克斯坦的福建乡亲不足20人,而今天,航班每周已超过60班,一场经贸交流会能汇聚200多家企业。”陈建崇感慨地说,互联互通的增强,让往来更加频繁,合作更为紧密。

  陈建崇认为,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广阔的创新空间。而乌兹别克斯坦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浪潮之中,对清洁能源、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需求旺盛,福建企业完全可以在这些领域大有作为。“期待更多闽企来乌兹别克斯坦寻求发展机会,只要结合当地需求,因地制宜调整产品和服务,就一定能实现互利共赢。”陈建崇说。

团结起来,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在塔什干一家酒店的二楼会议室内,坐满了刚来乌兹别克斯坦发展的福建企业代表。这是由乌兹别克斯坦福建商会组织举办的在乌闽籍企业税务和法律问题分享交流会,由当地知名的律师和会计师主讲并答疑解惑。

  “乌兹别克斯坦的税务和法律都与中国大有不同,举例来说,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利润税是每月结算,必须严格按照时间进行申报。”专业会计师分享的“知识点”十分契合新来闽企的需求,不少企业代表都频频点头、认真记录。“商会定期举办这类交流会,就是为了让新来的闽商朋友少走弯路,快速融入当地社会。”陈建崇说。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这也是陈建崇创办乌兹别克斯坦福建商会的初衷。回忆企业初创时的艰辛,陈建崇说,一方面要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技术磨合、物流运输、员工培训都需要从零开始。特别是本地工人缺乏经验,他和团队每天手把手教学,从轧钢操作到设备维护,逐一传授。“那时候,车间里几乎24小时不熄灯。”

  也正因如此,他切身感受到海外侨胞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当年我们福建人不到20人,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摸索解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牵头创办了乌兹别克斯坦福建商会。

  短短10年,商会会员已超过400人,逐渐成为福建企业在乌投资兴业的重要依靠。商会不仅定期提供财税法律咨询服务,还组织会员共同考察周边市场,推动大家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出海”。“大家彼此照应、风险共担,这就是福建人的团结和拼劲。”陈建崇笑着说。

  在陈建崇看来,侨胞们团结在一起,才能走得更稳;企业融入当地社会,才能走得更远。陈建崇告诉记者,旺达集团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直接就业机会,岗位涵盖工人、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等。企业还带动物流运输、产品销售等服务业发展,间接增加了可观的就业机会。同时,旺达集团长期坚持社企共建,对特困职工进行慰问,走访帮助社会困难人群,组织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等。

  从单一钢铁厂到多元化集团,从20人到400人的商会,这条跨越丝路的征程生动诠释了闽商“敢拼会赢”的精神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同频共振。“祖国始终是我们‘走出去’最坚实的后盾。作为一名侨商领路人,更应该成为连接中乌最坚实的‘桥梁’,让发展果实真正惠及两国人民。”陈建崇说。(福建日报记者 汪洁 通讯员 张章武 赵凯 陈芝)

原标题:闽侨力量架起“钢铁”桥梁——记乌兹别克斯坦福建商会会长、旺达集团董事陈建崇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木兰2125》亮相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
  • 首部白瓷纪录电影进校园
  • 付朝阳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吃太饱容易生病(视频)
    医解百科丨吃太饱容易生病(视频)
    【视频】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泉州市活动开幕
    【视频】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泉州市活动开幕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省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工作推进 2025年“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系列活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第一 福建首次启动概念验证中心与产业技术研发 20号台风“博罗依”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今 鲤城区委主要领导调研群团工作 “睡眠健康管理师”的主要工作是什么?蚂 福建博物院展陈上新 展出篆刻及寿山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