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福建,暑气未消,而福建省美术馆内已是一片墨香沁人。8月14日,“岭上白云——中国当代文人画名家邀请展”盛大启幕,98位书画家的103幅力作齐聚一堂,以笔墨为桥,连通古今,在青绿设色与水墨氤氲间,勾勒出中国文人画的精神图谱。
此次展览由福建美术出版社与福建省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今艺社及西湖画会协办,以“文人艺术理念”为核心,突破了学院与非学院、美协与民间的传统界限,构建起一个跨越地域与身份的精神共同体。此外,特邀艺术界知名人士洪惠镇、尉晓榕担任学术顾问,金心明出任艺术总监,众多知名艺术家的深度参与,为展事注入深厚学术底蕴与艺术价值。
展览现场,一幅幅作品或工笔细腻,或纵笔放浪,却皆透着“寄兴游心”的雅致。如参展艺术家谢佩新的《黎城板山太行图》,以留白与淡墨交融,恰似太行晨雾的氤氲,赋予画面灵动的呼吸感;洪惠镇的《母亲花:康乃馨》则以深情的笔触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衲子的《苍柯翠筱》笔墨古拙老辣而不失鲜活,蕴藏着自然生长的蓬勃生命力。展览策展人罗方华表示:“这次展览不仅仅是作品的展示,更是一次对文人艺术理念的深入探讨与传承,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文人画,共同推动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的发展。”
观众驻足欣赏作品。东南网记者 薛莞馨 摄
此次展览展出作品涵盖山水、花鸟等多个主题,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在馆内,观众或驻足细品笔墨细节,或低声交流心得,墨香与耳语交织,构成一幅生动的图景。有观众不由地感慨:“看着这些画,内心也跟着清爽起来,仿佛能触摸到书画家澄澈通透的精神世界。”
展览同期,一场以“返本开新——文人画的价值与意义”为主题的研讨会在省美术馆举行。学者与画家共探文人画在当代的传承路径,强调其“否定-回归-重估”的发展轨迹,印证了历史眼光的重要性。
“春秋一支笔,山河有来人。”当关于大写意绘画走向式微的讨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次展览的举办,恰似一缕岭上白云,为过度追求功利的社会注入一份平衡之力,更昭示着:文人画的精神火种,从未熄灭,更将在新时代新福建的土壤中,扎下更深的根系。(记者 薛莞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