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奋力书写“绿富美”答卷:从滴水穿石到点绿成金

来源:福建日报 2019-12-09 08:41 http://www.mnw.cn/

从践行“长汀经验”到矢志不移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福建牢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嘱托,水土流失率由1985年的17.25%下降至2018年的7.97%以下,实现山河披绿、百姓致富——

从滴水穿石到点绿成金

  初冬时节,长汀县策武乡南坑村被一片金色海洋包围,银杏树排列成行夹道欢迎远方来客。得益于水土流失治理,这个昔日满目黄土、丘壑纵横的村子重焕生机活力,成为生态旅游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1.68万元。

  在被称为中国南方治理水土流失样板县的长汀,像南坑村这样从“火焰山”到“花果山”的生态嬗变正在生动上演。

  从践行“长汀经验”到矢志不移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福建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嘱托,水土流失率由1985年的17.25%下降至2018年的7.97%以下,稳居全国领先水平,实现山河披绿、百姓致富。

保水护土,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决定了福建是水土流失易发高发的省份。据1985年统计,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3170万亩,水土流失率高达17.25%。尤其是长汀、安溪、宁化、诏安、福安等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一半以上,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生态困局如何破解?只有治山治水两手抓,才能既保水又护土。

  1983年起,福建把长汀列为全省试点,拉开了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的序幕。

  “十二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次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进则全胜,不进则退”要求,“长汀经验”引起各方瞩目。

  2012年以来,历届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挂帅,省领导挂钩水土流失重点县,每年安排省级水土流失专项治理资金约3.4亿元,组织67个省直部门单位开展帮扶。

  2016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公布,要求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制度试验,继续推广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

  2018年,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决议》,推广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再度被写入其中。

  201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对我省水土保持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场自上而下、纵横发力的水土保持攻坚战在八闽大地打响。

  高位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推进。省委、省政府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高规格全省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摸实情、找对策、解难题,建立起一套领导挂钩、部门协作、效能督查、对口帮扶的工作机制。

  项目带动,推动治理长效发展。2017年以来,我省坚持从山上治理向山上山下一体治理转变的治理思路,主要突出“四沿”(沿海、沿江、沿路、沿边)和“四区”(重点区、贫困区、水源区、河道区)治理,从单项治理向系统修复转变。

  今年,我省依托卫星定位技术,逐步开展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管,实现水土保持的可视化全流程监管。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上月底,全省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05.59万亩,占“十三五”规划任务900万亩的111.7%。

开拓创新,奋力书写“绿富美”答卷

  治山治水,也能治穷致富。

  2011年,宁化全县水土流失面积52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的14.8%,紫色土流失面积大而集中、流失程度强烈、治理难度大,被列为省一类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而西部的淮土、石壁等镇则是治理难中之难。如今,这里大变样,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水土流失面积占县域总面积比例减少到2018年的9.8%,治理区内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到81%以上。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也多了。

  治理任务艰巨、财力薄弱的难题,如何破解?

  公司运作、大户承包。县财政出资500万元,注册成立国有独资水保生态建设公司,带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治理,引进14家民营企业、培育16户种植大户,承包5.1万亩水土流失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开发。

  土地流转、农户入股。探索水土流失治理与油茶产业相结合、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路子,将分散承包经营的山地集中转租到村集体,引进承包大户成片治理开发,引导农户以山地、油茶林等入股,实行“确保基数、增产分成”的利益分配机制。

  管住柴刀、以电代柴。对水土流失区农户实施燃料补助工程,引导群众以电代柴,2012年以来累计发放补助3300万元,所保护林地相当于同期完成的水保林面积的3倍。

  宁化蜕变是我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闽北山区还是闽南沿海,一个个创新的水土流失治理实践,赋予绿色八闽更强的生机和活力。

  平和县以柚园整治为重点,把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茶果园建设相结合起来,形成了“山顶戴林帽涵养水源、山腰绑果带发展经济、山脚穿竹鞋固岸护堤,坡变梯、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综合防治格局。

  矿山生态修复不仅难度大,而且费用高。南安市利用工程包政策,将废弃矿山治理与其他经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废弃矿山变为工业用地、旅游景区、港口建设原料,实现边治理边收益。

  诏安县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清洁小流域建设、扶贫治理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水系建设紧密结合,探索出“生态+旅游”“生态+产业”等模式,打造了“哈溪漂流”“红星梅园”等治理精品工程,延展了水土保持效益。

  ……

  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内因地制宜的创新实践,让老百姓们目睹“红”变“绿”的生态革命,也让他们感受到“穷”变“福”的发展历程。

  2017年,我省把“长汀经验”以标准化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体系,正式实施《等高草灌带营造技术规范》《“老头松”改造技术规范》《崩岗差异化治理技术规范》三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福建省地方标准,为全省乃至整个南方红土壤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标准技术支撑。

  打造“长汀经验”升级版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八闽儿女结合当地实际,开拓创新,奋力书写“绿富美”答卷。

原标题:福建奋力书写“绿富美”答卷:从滴水穿石到点绿成金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荔城区加强部门协同信息共享完成首单业务
  •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通水 4.9万户居民
  • 莆田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国民党7月5日首场反罢大型造势活动,邀黄 诏安官陂:整治电动车违规加装遮阳伞,守 平和县大溪司法所法治护航 绘就大溪全域 “剪”证初心 “发”现真情——平和大溪 省级名单公示!漳州台商区这个产业集群上 长泰区:群众“心上事”就是干部“上心事 云霄县:如何解答人居环境整治新考题? 县长深入企业一线调研 督导项目建设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