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被困海上漂了一年
据悉,“LEDOR”轮在港期间,船东仅向船上提供维持生存标准的补给;船员时常断粮,淡水、蔬菜全无保证,一度靠附近渔民接济;船员经常用海水洗漱,导致牙齿、皮肤出现状况;由于长时间无法登陆、孤悬海上,许多船员数度与家人失去联系。
在涉海行政部门多次出面协调无果的情况下,货主遂向厦门海事法院提出扣押船舶并强制卸货的申请。今年7月份,厦门海事法院依法扣押了“LEDOR”货轮。
“LEDOR”轮在被法院扣押后,船东完全断绝了供给,三天后,船长即向法院反映燃油、淡水和伙食都将用尽,请求法院援助,并愿意降低要求配合执行。
为保障船员的生活及船舶和货物的安全,厦门海事法院立即要求货主先行垫付了一小笔款项,并协助补给了10吨柴油、75吨淡水和一些食物、生活用品。
僵持不下巨轮陷沉没危境
当时,承办法官陈萍萍先后多次书面通知货主,建议垫付船舶扣押期间的费用,但货主迟迟不肯垫付。
由于“LEDOR”轮漏水严重,机舱发电机等设备发生故障、无法抽水,如不及时修复,轮船不仅不具备自航、自卸能力,而且有沉没的危险。
情况日益严峻,在这个关键时刻,厦门海事法院果断拍板,主动联系外代公司为LEDOR轮提供服务。随后,外代公司开始为“LEDOR”轮提供代理服务,为该轮代垫油料、物料、船员生活费用等,由此产生的费用将根据法律规定在船舶拍卖款中优先拨付。
对“LEDOR”轮船员来说,这意味着该轮在扣押期间,供给、船舶修理、船员的生活和健康等都有了保障。
成功拍卖船员拿到工资回家
由于货主仍迟迟不肯垫付工资,厦门海事法院后来又屡次向其发出通知,督促尽快卸货以尽量减少损失。
与此同时,陈萍萍法官与货主的上级公司取得了联系,指出货主与“LEDOR”轮船东的纠纷久拖不决,会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在法官的劝说下,近日,货主终于将垫付的部分船员工资汇至指定账户。随后,“LEDOR”轮经过两次流拍之后,最终于上个月以人民币855万的价格,变卖给闽东一家大型拆船企业。
目前,全体外籍船员已离船上岸,并陆续离开厦门,飞回叙利亚。
昨天下午,大部分船员已经拿到了工资。因为叙利亚战乱,美元无法进行转账,船员们只能留下代表,到海事法院领现金。(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朱忠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