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有备而来专家解答忙不过来
在参观之余,有备而来的“市民记者团”成员们,还准备了一大堆问题向专家求解。监测数据是否会与感受脱节?
“目前的监测点位所监测数据,是否会存在与市民感受脱节?”大学生小张问。余华表示,目前仅东部新城、五四北的郊区空气质量与监测数据稍有差异,但极其细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测点过于集中在市区,还不够全面。目前新区的选址工作正在进行中。
市民自测PM2.5不科学
经商人士许先生表示,自己曾使用一种便携监测工具自测过PM2.5,他希望专家能对市民自发监测准确度有个合理的认定。
对此,余华说,民间有很多类似手机的便携监测设备,多用光谱对PM2.5进行监测,从市民此类做法可见他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但由于便携监测工具使用具有即时性、局部片面性,所以测出来的数据不具代表性。“一般不建议市民这么做。”蓝天白云下空气未必好
市民张先生说,“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空气好不好,基本靠眼看鼻子闻,路上车多就会感觉灰尘扑面,鼻子干涩。那么PM2.5作为新国标中的一项,能否会被市民感观所察觉?”
对此,余华的解释是“几乎不可能”。PM2.5粒径非肉眼能完全辨认,就算蓝天白云也不一定就说明空气质量好,PM2.5是否超标还是需要专业仪器监测。“一旦市民可以用视觉、嗅觉感知福州PM2.5浓度时,空气质量早已严重超标。”
金山、五四北、东部新城将增设监测点你有什么好点位推荐 快拨968977
为扩大监测范围,福州计划在金山、五四北及东部新城等区域增设PM2.5监测子站。目前仓山城门、福州二十九中这两个市级监测点已经进入试运行。昨日,福州市环保局通过本报邀请市民,为新区监测点位推荐“落脚点”。监测站无辐射,无噪音,不会干扰市民正常生活。但在推荐时,市民应考虑推荐点位四周不能有明显的遮挡,且位置不能太偏僻,以便合理反映周边半径四五公里以内的空气质量状况。(记者 李建伟 刘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