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永泰:千年油茶山重焕生机 老茶农尝到新甜头

来源:东南网 2017-02-20 10:56 http://www.mnw.cn/

­  福建胜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永泰县同安镇开辟了万亩油茶林。图为农技专家在指导生产。本报记者 程枝文 摄

­   油茶在我省山区广泛种植。由油茶树的茶籽加工而成的山茶油,是食用油中的贵族。在台湾和福建,女人怀孕养孩子一定要吃茶油,台湾人称茶油为“月子宝”。

­  油茶的生产、加工在永泰县已有千年历史,《永泰县志》早有相关记载。永泰山茶油因具有油色清洁透亮、味甘香、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诸病不忌的独特品质,深得百姓喜爱,名声在外,素有“油王”之美誉。

­  然而,传统的人种天养和作坊式加工的生产模式,一度与产量低、收益差和农户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相伴,油茶产业甚至被逼入谷底。近年来,当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油茶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户生产、加工,集种植、生产、加工于一体的油茶产业链已经形成,正焕发勃勃生机。

­  老茶农尝到了新甜头

­  在永泰县同安镇,有着万亩油茶基地。在该镇西安村,52岁的农民卢宝玉涉足油茶种植多年,是个老种植户了。“在我的记忆中,父辈就有很多人种油茶。油茶是一种低成本作物,即使不管不问也能成活,大家都爱种。”

­  可是,老卢的油茶种植路并不顺利。1999年,他的油茶树虽结了果,但收益差,亩产低不说,价格也很不稳定。“当时种了3亩,由于品种不好,加上管理不善,扣除人工等成本,所剩无几。”卢宝玉说,在永泰广大农村地区,很多人有着和他相似的心路历程。产量低、作坊式生产、市场空间狭小等不利因素,一度将永泰油茶种植业逼入谷底。

­  转机发生在2006年。这以后,永泰油茶价格逐步稳定,还节节攀升,从最初的每公斤30多元上升到100多元。

­  2006年,永泰县政府看准了产业发展时机,开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户种植油茶。其时,老卢也想扩大种植面积,却遇到了两难——缺乏资金和担心市场销路。“能有今天,一切都得感谢胜华公司。”卢宝玉所说的胜华公司全称是福建胜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当年,该公司与他达成协议,给予他每亩3000元的扶持资金,以市场价统购包销,所得费用直接抵扣还款。仅仅前三年,公司就给他提供了6万多元的资金帮扶,第四年,茶树就开始挂果了。

­  “现在,我的油茶种植面积近20亩,不仅所借贷款已经还清,2016年采摘油茶果约1000公斤,纯收入约3万元。”卢宝玉告诉记者,村里像他这样规模化种植油茶的农户有60多户,因为现在不愁销路,又有政府和企业的双重帮扶,一半的农户都扩大了种植面积。

­  永泰县林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的油茶种植面积从2007年前的4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2万多亩,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收益。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

­  “按国际标准,高品质的山茶油需做精加工,把10%左右的饱和脂肪酸提取出来,再去除涩味。如果做到这个品质,茶油与橄榄油在价格上将不分伯仲。但目前,山茶油的售价不仅远低于橄榄油,销量上也不敌橄榄油。”永泰县林业局总工程师檀庆忠表示,目前,省内的油茶深加工企业也只有顺昌县的老知青和尤溪县的沈郎等极少数,永泰县虽是油茶种植大县,在这方面过去也是一片空白。

­  形势倒逼,政策发力。2009年以来,永泰县政府开始探索农业现代化之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油茶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计划打造集种植、生产、加工于一体的油茶产业链。

­  卢玉胜曾在江西赣州从事房地产、建筑材料、灯具、餐饮等生意。2007年,他回到家乡永泰县同安镇,发现这里的土地抛荒严重,村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生活穷困潦倒,便决定回乡种植油茶,带领村民致富。这一年,卢玉胜投资360万元,承包下了镇里的8000亩国有林场,全部种上油茶苗。2010年,他成立了胜华公司,确定“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保底价的方式与农户达成收购协议,解决农户油茶籽销路不畅和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时间,同安镇农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大增。

­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永泰县城关的胜华公司总部。据介绍,这个占地面积54亩、总投资1.2亿元的现代农业公司,引进了最先进的榨炼油设备,形成循环生态经济链,山茶油年产量可达1000吨,去年上半年产值就突破了5000万元。

­  “我们自家的油茶基地根本不够用,主要靠收购农户的优质油茶籽。茶籽榨油后,还可以从枯饼中提取茶皂素,用于生产化妆品、洗涤用品等。”胜华公司销售总监郑莉莉说,目前,该公司主要有纯正茶油、调和油、母婴用油、精油、益生碱梅和手工皂等六大类产品。为打造更完整的产业链,2013年,该公司还与福建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专家工作站,目前已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型专利,其中,冷榨制取不含反式脂肪酸食用山茶油的核心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  期待更多突围

­  “对于传统的永泰油茶产业,引进龙头企业相当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这不仅解决了当地的油茶销售难题,还能整体推进油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檀庆忠告诉记者,这两年,随着油茶价格的攀升,外加省、市一些惠农政策的补贴,永泰油茶种植呈现勃勃生机,他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油茶种植行列,并实现脱贫致富。

­  产业化突围的路上,并不只有胜华。同样作为永泰的油茶企业,基地位于嵩口镇的福建省丰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将工业文明引入农业文明的现代农业科技企业,秉持“保水、保土、保肥、保生态”“密植、矮化、稳产、创高产”等全新的种植方法和改变油茶种植生长环境的新理念。

­  “我们从事油茶种植7年了,总投资达上亿元。目前,已成功开发种植高标准油茶林6000多亩,专门生产高品质山茶油。”丰盛公司董事长赖瑞龙说,去年,公司的山茶油一问世,就以优异的产品质量与口感深获消费者的好评。目前,公司在福州市市区还开了一家体验店,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公司抓住油茶产业发展的良机,先后在永泰县嵩口镇、长庆镇、东洋乡等地承租山林地11427亩,迅速展开油茶项目的开发。去年5月6日,“丰盛农林”商标还在香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市。

­  一心扑在油茶事业上的农户林文松则自建了一家茶油加工厂,不仅加工自家地里收获的油茶籽,还承揽其他油茶种植户的加工业务。“油茶籽采摘下来后,经过15天左右的晾晒,去壳取籽粉碎后才能榨油。目前的压榨水平还是偏低,20公斤茶籽只能榨出1公斤茶油。”林文松说,油茶籽压榨后,剩下的油茶饼也是“香饽饽”,每年都会有人上门来收购,也能带来2000多元的收入。

­  “受去年初寒潮的影响,2016年永泰油茶的产量有所下降,但茶油价格一直在涨,当前每公斤最高达160元,较前年同期涨了不少。永泰茶油在市场上受到认可,对永泰广大油茶种植户来说是个利好消息。”檀庆忠说。

­  据檀庆忠介绍,还有两个利好——“永泰山茶油”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技术审查;由永泰县质监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胜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州保和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起草的《地理标志产品 永泰山茶油》福建地方标准通过了省质监局组织的专家组审定。(记者 程枝文)

责任编辑:蒋晓彬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宁德:绿色发展 产业焕新
  • 宁德市老年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 2026年南平市体育中考项目确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