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历史原因+利益驱使 挂靠现象积重难返
为何驾校市场挂靠教练如此之多?
业内人士一句话道出原委:这一切都是历史原因与利益驱使惹的祸。
早期福州驾校业刚兴起时,开办驾校门槛很低,只需5辆教练车就可开设驾校。租一间办公室、一块场地,请三五个教练,一所小驾校就成立了。因此,福州驾校不少驾校管理人员都是教练起家,教练挂靠的传统也是由来已久。
同时,目前福州驾校规模参差不齐,有的有生源没规模,有的有规模没指标,这就需要各方力量的注入。而自有教练车的挂靠教练,就是这些驾校所青睐的。同时,挂靠教练还普遍存在既当教练也当业务员的现象,也就是说教练负责提供训练车辆以及培训服务,驾校只需提供场地以及其他手续代办服务。允许教练挂靠,驾校只需进行简单“管理”就可轻松获利,因而不少驾校默许挂靠存在。
对于教练员而言,多挂靠一所驾校,学员驾考名额就能多出一至两名,直接关系到他们收入。比如说,一名教练在一所驾校内,每个月学员的考试名额只有2名,如果他挂靠了5所驾校就有10个考试名额,学员多了,收入自然也高了。
破解:学时制有望缓解矛盾 业内呼吁出台驾培管理细则
如何破解挂靠这一顽疾,记者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
“长期以来,教练管理的最大难处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福州市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协会秘书长林祝平告诉记者,挂靠教练无论是教练证还是教练车,都是登记在驾校名下,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教练是否挂靠。
同时,目前驾校培训模式多为一个教练带多名学员,由教练自行安排各项学习课程。教练是否安排学员学习,学习课时是否足够,学员是否有资格参加考试,都是教练说了算,驾校和行业管理部门很难掌握他们的动向。“目前,虽然规定要写教学日志,但核实存在难度。”林祝平表示,如果可以将一些技术手段应用于监管中,将可大大提高监管水平。
“据了解,即将实施的学时制系统,就包含了很多对教练的监管功能。”林祝平表示,学时制启用后有望改变目前福州驾培行业的一些乱象。
此外,还有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驾校在对挂靠教练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是行业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细则,希望可以出台相应的细则,更好的规范驾校市场的发展。(记者 常诗纯 王元锴 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