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无线方面,想都不用想肯定就是 LDAC 技术,这也成为 Android O 准备支持的技术,在现在越来越多人玩无线耳机的今天,aptx-HD、蓝牙 5.0 和 LDAC 将会对未来发展有什么影响就暂不知道了。但只要记住,索尼 ZX300A 支持 LDAC,那就是无线连接也能拥有不错的音质。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 ZX300A 还支持 USB-DAC,这对于很早之前有播放器就支持的功能,这次加进去我觉得很适合。改善普通电脑音质水平,顺便又可以用来插 4.4mm 耳机口,这不是很方便吗?而且连上后,点击主菜单左上角的" DAC "就能够即时启动功能,屏幕也随之变成直观了解音量和播放中的界面,实用至上的用户来讲,估计这功能还是个刚需。
"怀着的小心愿"
无疑,只要听着这部索尼 ZX300A,你就会非常怀念那部沉甸甸的金砖,并想忘记那部 ZX100。在笔者没有收到 4.4mm 线材之前,就先用手头上改造过 AZLA 去分别对比 ZX100 和 ZX300A 的声音。
而从一张不怎么完美的《Chris Botti in Boston》现场录音对比之下,无论是悠扬的小号声,还是搭档的钢琴、提琴和 Sting 的人声,都能够清楚分辨出在接 4.4mm 还是接 3.5mm 耳机口的情况下,ZX300A 顺滑、通透与自然的音色是 ZX100 所不能比肩的。对于曾经玩过 ZX100 的"老机主"来讲,就算是不舍得也只能放弃。
但要是与黑砖、金砖比呢?选自平井坚翻唱专辑《Ken"s Bar III》中节奏较快的《タイミング》对比之下,"小黑砖"相信是 ZX300A 未来的别称。无论是哪个耳机口,剔除煲机时间的因素下,大一点的声场、宽松、舒服得多的密度和更优异的三频表现,这都是 ZX300A 所上升不到的层次,更不用说高一级的金砖。
但当我收到索尼 MUC-M12NB1 这条官方 4.4mm 耳机线后,接上准备好的 N3,细听《Naim The Sampler》这张发烧碟,始终认为 ZX300A 无论是定位、声场与结像,都是笔者听到的不少定价两千至三千元的播放器中,声音表现很稳定、很难让人割舍的机器。没对比之前的 3.5mm 耳机口,可能会觉得声场没够开阔,推力没足以推动那些次旗舰入耳,加上脑放都觉得这机还未能发挥好潜能。只要换上 4.4mm 平衡线,接上后再听,推力充足了,声音细节出来了,声场开阔了,无论是那些考究器材的发烧碟还是流行曲都觉得听得顺心了,这不就可以了?
写在最后:
凭着近一个月的体验,我认为这部 ZX300A 将会是消费者成为发烧友之前,打开消费更高端 HIFI 便携产品的"敲门砖"。而对于发烧友来说,这也是预算不足的前提下,一部称得上竞品的中价位播放器。至于这部机是否作为市场之需而推出,这就留给广大网友衡量与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