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12306回应高铁上能否吃自热火锅:乘车尽可能别带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7-19 17:43 http://www.mnw.cn/

  7月17日,有乘客自述在乘坐高铁时吃自热锅,结果引来乘务员阻止,称有可能触发烟雾警报。就此引发网友讨论,有人表示“密闭空间吃味道大的,不礼貌”,也有人结合自身经历,称“自热锅可以上高铁”。记者查询发现,在实际出行时,各地旅客遭遇不一。

  12306:乘车尽可能别带自热锅

  市民刘女士向记者讲述,自己曾从杭州出发乘坐高铁时带了自嗨锅,当正常放在行李里安检不查,但在列车上准备加水的时候,列车员提醒自嗨锅蒸汽比较多,可能触发烟雾报警,考虑到东西已经带了,便让她在开水间离烟雾报警器最远的位置加热。也有乘客表示,在列车上吃过自热饭,而且是在得到列车员的许可之后。

  由于自热食品只需要一点冷水与发热包反应,在3-5秒钟内,就能立刻升温到150℃以上,产生的蒸汽温度可能高达200℃,因此铁路部门不建议旅客携带自热食品乘坐火车,也不建议旅客在车厢内食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官方网站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明确禁止“在动车组列车上使用能够诱发烟雾报警的自带加热食品”。一旦违反将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除广西外,福建、四川等地也曾出台类似规定,禁止在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内吸食或者使用能够产生烟雾的物品。其他地区虽无明确规定,但是中国铁路在《带这些东西上火车,可能会被没收》一文中,明确提到:“目前没有规定在列车上禁止使用此类食品,但这类食品加热时,温度较高容易发生意外,还是建议不要携带,或小心食用。”

  记者致电12306,也得到类似回应:乘客在车厢内食用自热火锅,产生大量高温烟气,容易发生乘客烫伤的情况,还有可能触发烟雾报警器。

  此前,还有12306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自热锅的加热包应该过不了安检。如果乘客因为自热锅触发烟雾报警器,可能会造成列车晚点等后果,因此建议乘客尽可能别带自热锅。

  食用自热火锅导致高铁减速

  事实上,曾经发生过乘客在车厢内食用自热火锅,产生大量烟气,触发烟雾报警器,导致高铁减速的情况。2019年2月,有位女性旅客在用自热饭时担心被蒸汽烫到,遂将整个自热饭装进塑料袋并系紧袋口。结果造成塑料袋鼓起,马上就要爆炸的样子,令周围旅客担心不已。后乘警对涉事旅客进行了批评教育。2019年1月,一名男性乘客在乘坐G1684高铁时,也曾因使用自热盒饭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车厢内烟雾滚滚并触发报警器,致使高铁减速行驶。后被乘警批评教育。

  据了解,自热锅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镁等,而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中就包含这些。

  此外,为了维护好列车环境,大家都能有好的乘车体验,一些有强烈刺激气味的食物最好也不要吃,比如榴莲、螺蛳粉等。

原标题:12306回应高铁上能否吃自热火锅?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李刚被逮捕2025-04-22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特朗普称将禁止伊朗石油买家与美国做生意
  • 加拿大总理说下周赴美同特朗普会晤
  • 美国多地爆发集会抗议特朗普政府多项政策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说的 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总血量20%会导致休克 超37万人次!假期首日南平客流增长明显 5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9亿人 北京今天以晴为主 阵风6级左右 五一假期 因雷雨、沙尘等天气 这些机场航班运行可 中央气象台:江南南部华南北部降水显著偏 逛博物馆、游西湖……“五一”假期多地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