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后果严重
挂断装修公司推销电话
对方短信威胁扔死猫死狗
据唐桂林称,前几天,一装修公司不停给自己打电话,他一次次挂断后,对方又改发短信。“见到这类短信我都直接删除。”他说,没想到昨天上午,对方居然发来威胁短信。
昨天,记者看到了这条短信,内容是:“这几天天天给你打电话,你都挂电话,最后还把电话拉黑,你太没有素质了,不尊重人。不要以为你买了别墅,我们就拿你没有办法了,我们记得你门牌号,你入住了,小心家门口出现死猫死狗。”
“发短信的这个装修公司业务员,那几天电话打得最多,我说了他几句,他可能不安逸我,所以发短信来出气。”唐先生称,因为没有造成实际损失,所以没有报警,只是发短信告诉对方,如果再发短信就报警。以后,对方果然再没发短信过来了。
昨天,记者试着拨打该手机号号码,但已经停机。
开车接到31个推销电话
一不小心车撞护栏损失千元
7月2日下午,唐桂林开车去北碚区复兴镇,中途又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
“发现是装修公司的电话,我直接挂了。”唐桂林说,没想到随后近一个小时内,对方仍锲而不舍,前前后后打了31个电话。他准备挂最后一个电话时,对方在电话里骂人的话被他听到了。于是,唐桂林就在电话中和对方理论,甚至回骂了对方几句。哪知一分神,唐桂林手中方向盘不稳,导致汽车右侧前叶子板擦到护栏上,“开车不能打电话,我只有自认倒霉,自己承担1000多元的修车费。”
现在,唐桂林一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就直接拉黑,不再和对方多说一句话。
个人信息被谁泄露
售楼小姐:
不是我们 九成业主信息都被泄露
昨天,记者联系上唐桂林买房那家销售公司。与唐桂林对接那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她也接到了唐先生反映个人信息被装修公司知道的投诉,但她很冤枉,信息不是她泄露的,她背了黑锅。
“我们这期叠拼别墅签合同的300多户业主,九成以上业主都接到了装修公司电话。”她说,这些信息肯定不是销售公司泄露的,因为之前业主从缴定金到签正式合同这段时间,至少有一周至一个月,都没有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而正式合同交了不久,业主就接到了装修公司电话。
装修公司
被问到个人信息来源直接挂电话
因为装修公司的电话太多,所以唐桂林记不住哪个电话是哪个装修公司的号码。记者按唐先生提供的一个装修公司号码打过去,刚问到是如何知道业主的个人信息,对方就直接挂断,不作任何解释。
“我们和开发商一起搞活动,给业主提供优惠和私人定制,开发商的入住率高,业主得到实惠,我们也有业绩,这不很好吗?”另一家装修公司的业务员则表示,他们只是给业主打电话推销装修,个人信息没做其他用途,业主不必担心。
律师说法
装修公司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重庆依斯特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经柱表示,公民的电话号码、微信号码以及家庭住址等信息,都属于公民个人信息。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许可,不得随意泄露和买卖。为了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2009年2月,刑法首次增设了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犯罪的条文。2015年11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新设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高可判7年。
张经柱建议,像唐先生这事,装修公司如果没有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而是通过非法手段窃取或买卖获得,就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直接参与者最高可判刑7年。建议唐先生和其他业主,可以在固定好相关证据的同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微调查
买车买房者近九成接到过推销电话
昨天,记者在观音桥、解放碑、三峡广场展开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在曾经购买过车辆、房屋的42名市民中,37人接到过推销电话。
“去年我买了一辆新车,没过多久就接到了保险公司的电话,推销保险业务。”江北大石坝的罗女士说,今年续买保险前几天,天天也要接到好几个推销保险的电话。
而在照母山购买洋房两个多月的关先生告诉记者,他也遇到了像唐先生一样的问题,装修公司打电话进来,不是征集样板间就是推销装修,“接到这种电话我直接挂断。”(记者 郑三波 实习生 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