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服装原料市场争夺战爆发

  “这不是简单的重建,而是对周边市场进行整合。目前,泉州地区现有的同类专业市场依然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那种前店后厂、功能残缺、层次低下、管理粗放的市场格局,这已经严重制约着本地企业的升级发展。我们将选择高尖端产品入驻,防止与周边市场形成雷同。”许华沙表示,海峡西岸工业原料城将借鉴广东、浙江及石狮服装城、陈埭中国鞋都建设与运营的经验,把整个市场作为一个城市来建设,结合“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通盘考虑规划设立居民区和新社区,做到市场建设到哪里,城市就发展到哪里,形成新的城市群。来自龙湖镇政府的资料显示,“海峡工业原料城”选址于龙湖龙狮工业走廊,建成后将成为海西最大的纺织服装原辅料市场。这个晋南众多企业主眼中“迟到的原料城”,承载着晋江织造产业二次腾飞的重任。“如果能够吸引在石狮的晋江布料商前来投资兴业,原料城成为后起之秀并不是没有可能。”龙湖镇副镇长吴庆辉如是说。

  “当务之急是尽快使服装城与鸳鸯池布料市场连成一体!”石狮市经济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虽然建成的石狮服装城在建筑面积和设施上堪称亚洲第一、鸳鸯池布料市场已具备“全国第四”的规模和销量、石狮服装辅料市场也已建成并颇具人气,但是从目前来看,几大市场尚没有形成一个整体,鸳鸯池布料市场几大分市场还在“各吹各的号”。业界也建议,石狮应加快纺织服装及原辅料市场的整合步伐,特别要加快服装城周边面料市场的建设,抢占闽派服装产业链的高端。盖奇(中国)织染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衍筑说,“虽然石狮现在在产量和企业塑造品牌方面已经落后于晋江,但仍然不能否认在国内同行的认知中,石狮仍然是闽派服装的集散地。不管是晋江、石狮,还是泉州,这些地区的服装企业都要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石狮服装的概念。”

  对于这场即将爆发的争夺战,双方都高度自信。晋江的信心来自,自身雄厚的产业规模、资金后盾,还有后发优势。石狮一些业内人士十分自信称,“石狮市场的磁力得益于多年的营造和培育,不是只有个‘空壳’就能拥有一切。”在被问到是否担心龙湖原料城带来冲击时,黄祖育笑着回答说,丝毫不感到担心,石狮的优势不是一两天能赶超的。“站在闽派服装的高度来看,客观地分析,具有完整产业要素及专业市场的石狮已经形成中国休闲面料的时尚信息中心。并以其巨大的磁铁效应集聚‘闽派’及国内外服装产业资源。”这是不少在石狮经商的晋江籍布料商的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龙湖原料城自2006年提上议事日程至今,依然是纸上谈兵,原因是受制于征地难。

手记 闽派板块将是最终赢者

  在石狮人眼里,这是一场事关石狮作为闽派服装板块老大地位的保卫战。对于晋江人来说,则希望一解憋在内心十多年的遗憾。但站在闽派服装的高度看,这只是板块内部的竞争。正是这种内部争夺,不断推动了闽派服装的不断转型升级。

  从江浙一带的经验来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必将由粗放式发展走向集约化发展。一个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繁荣与否,往往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命运息息相关。如何以专业市场为龙头,不断完善泉州纺织服装产业链,凸显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才是打造大型专业市场的首要任务,而不是谁赢谁输。这个市场应具备合理引导布料、纺机、印染、染料、商贸服务等链条产业的完善和发展,并形成强大的集群效应,推动地区板块整体发展。我们不是裁判,无法裁定谁来承担这个重任。

  若是处理不当,这种内部争夺将会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为此,在泉州两会上,石狮代表团曾多次提出:“打破行政疆域的界限,将晋南的纺织服装与石狮的纺织服装产业规划整合成为共同发展的服装板块经济圈。”然而,由于行政辖区以及地区人文性格缘故,这一提议至今没有引起官方重视。
或许,泉州纺织服装业,需要升级的不仅仅是一座现代化的轻纺城,还有“各自为政”的内耗思维。(本网记者 陈金兰)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