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领取食物然后再倒卖,并不是什么新闻。据当地媒体报道,早在几年前,一些当地媒体就对此报道过。一些倒卖食物的人表示,由于经济困难,她们没有足够的钱生活或者付房租,不得不通过领取免费食物的办法来赚取薄利。
当地教堂和慈善组织表示,她们怀疑这些领取食物者是有组织的,因为再每次分发食物时,都能看见熟悉的面孔。不过,当地慈善组织一位新闻发言人表示,这种行为终究是少数,更多领取食物的人是真正贫困的人。不过,当地穷人抱怨,每次排队轮到他们领取食物时,食物已经没有了。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很多在职的贫穷家庭靠美国政府分发的食物券维持生计,然而近年来,美国政府大力削减食物补贴开支,很多穷人要靠食物银行和慈善组织才能勉强维持三餐温饱。此外,美国国会未能就延长失业救济问题达成共识,加上共和党为减少开支而削减食物补贴,恐将更多的美国家庭推向挨饿的边缘。
所谓的免费食物,是政府的一项“补充食物计划”,每月向低收入的长者,孕妇,产妇,母乳育婴的妇女,以及6岁以下儿童派发一盒有美国农业部提供的30磅优质食物,包括金枪鱼,米,芝士,面食和饮品。
有华人认为,很多时,里面的东西并不全部对老人家的胃口,其实可以只选自己所需的那一样或几样,其它的可以退回。但老人们往往把这食物看成是自己的专利或是特权,即便自己不喜欢吃或吃不了,也会全数领回,他们会送人,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时送不出去的新鲜果蔬,就会被扔掉。脑子活络点的人,就会去变卖钱。甚至会认为这是一种无成本的生意,所以有重复领取的现象发生,无论是上述哪种行为,都是有违“补充食物计划”精神的,重复领取更有欺骗成分。
2012年香港媒体的一篇报道曾指出,一向为人诟病的重复领取免费食物及倒卖食物的现象,随着“食物库”(FoodBank)有关管理措施的出台,或许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遏制,并能惠及更多真正有需要的市民。但因为管理上的漏洞,以前曾出现过重复领取食物的情况,甚至还发展到团伙性质的倒卖免费食物,影响很坏。为了杜绝这种现象,“食物库”曾多次派出专员到倒卖食物处巡查,虽然没收了不少被倒卖的食物,但无法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