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已经悄然改变。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手机或电脑订购酒店、机票、车票等。然而,不少用户却发现许多平台存在“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很多,携程也被用户列入怀疑的名单。
携程大数据杀熟事件
大数据杀熟是指一个新用户和一个老用户买同样的一样东西或者同样的一样服务,但是互联网上面显示的价钱老客户会比新客户还要贵的多。
5月份,有多名用户投诉携程,滴滴等商家使用大数据杀熟。很多携程用户表示,同样的房间,使用不同的手机下单价钱竟然不一样。最可气的是,老客户的价钱竟然要比新客户贵,很多用户表示不能理解。有网友反映,滴滴软件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同一段路程,新老用户付款的价钱不一样,老用户的车费更贵。
5月27日,针对网友投诉的大数据杀熟事件,携程在微博上澄清。携程表示,经过调查,没有发现对使用同一账号,不同手机预定同酒店、同房型进行差别定价。网友所看到的不同可能是由于日期、支付方式等差异导致的。
企业是怎么使用大数据杀熟的?
企业会在后台通过后台数据记录用户消费,通过数据分析用户消费习惯。如果后台数据显示用户对服务很满意,或者经常在同一家店消费,再次使用时,APP会自动减少你的优惠,提高支付价格。
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想要反制大数据杀熟却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相对来数,用户的消费习惯较为固定。只要你在店铺消费,就难免会被大数据杀熟。
商家使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并不明智,这种行为影响了消费者对APP的信任度,不同用户不同价钱的大数据杀熟,一定程度上侵害了老用户们的权益和知情权。
携程否认大数据杀熟
11 月 29 日,携程CEO孙洁在广州参加了财富全球论坛。在对话环节,有人提出质疑称“我最近听很多朋友说,如果你是一个注册用户,你用手机或者电脑在携程上多次查一个航班价格的时候,你们会杀熟?”
针对以上问题,携程CEO孙洁当场做出回应。孙洁表示,在携程,不存在也不允许出现价格歧视问题。无论你是新注册用户,还是已经购买过的用户,价格优惠情况都是一样的。而任何航班的价格在携程上都是跟随航空公司价格实时变动的。
孙洁强调,“我们的消费者,无论在你们的电子钱包里有没有代用券,航空公司在我们网站上贴出来的价格是一样的,我们只是在做一个传递而已,可能 5 分钟、 10 分钟以后价格会有变动,但这是航空公司价格的变化,所以每个携程用户的价格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