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成为最新一位落马的副省级干部。3月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沈培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
财新记者获悉,沈培平的问题主要涉及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在沈被调查之前,云南当地有多位老板被调查,其中包括两位董姓、金姓的老板,他们即是从事矿产开发的。沈培平案由中纪委人员直接调查。(传云南腾冲首富被调查:曾获沈培平扶植(图))
沈培平的落马并不令人意外,自中央巡视组巡视云南以来,沈出事的传闻就在云南传开。沈培平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3月2日至3日,他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调研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3月9日上午,云南省有关部门开会通报了沈培平被调查的事情。
此前的2月13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向云南省反馈巡视情况时称,云南省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严峻,反映领导干部问题较多,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土地使用以及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用人视野不够宽,执行干部政策法规有偏差,干部选拔任用不够规范,用人方面问题时有反映。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处理。
熟悉云南政情的人士透露说,巡视组到云南后,即有很多人反映情况。指向的问题不止沈培平,还有其他副省级干部。
沈培平是云南施甸人,2013年初由普洱市委书记升迁,担任云南省副省长,主要负责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生物资源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重大动物疫情防控、防汛抗旱、护林防火等工作。
沈培平早年从保山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后,在施甸中学担任教师多年,1989年步入仕途,先后在施甸县政府办、县委办任职,1997年担任腾冲县委书记,2003年担任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之后历任思茅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普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普洱市市委书记。他先是通过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又通过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公开资料显示,普洱矿产资源丰富,有黄金、铁、铜、铅、钾盐矿等,矿与茶、林、电并列为当地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从2005年开始,普洱市开展矿业权市场秩序治理整顿,2010年又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对景东文玉铜矿区、思茅萝卜山铅锌矿区和镇沅里崴高岭土等矿区或矿种实施资源整合。
2008年7月,普洱市孟连县发生群体性事件。当地胶农与橡胶公司存在长期利益纠纷,警方不当介入后引发冲突,警察开枪导致两人死亡。事件发生于2008年奥运会前夕,引起广泛关注,孟连县委书记被撤职务,普洱市委书记、市长作检查。之后,普洱市被查处系列串案窝案,33人涉案。一年后,沈培平从普洱市长升为市委书记。
据新京报引述一位老干部的话透露,沈培平背着省里下令出动武警和警察,才导致事件升级。
而据云南本地媒体之前报道,孟连事件后,当地探索总结形成了以“三五”群众作法为核心内容的“孟连经验”,在普洱全市推广,后来还在全国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经验交流会做报告。
云南本地人士分析说,在孟连事件中,沈培平本有重大责任,事后却未受多大影响,从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反而获得政治资本,并且得到升迁。(“孟连事件”后沈培平官运亨通 事迹细节被挖掘)
在普洱任职期间,沈培平以推广普洱茶而闻名。普洱市出产普洱茶,原为思茅地区,2003年撤地设市,2007年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2009年,因在全国两会上推销普洱茶,沈培平被媒体称作“茶市长”。
普洱茶被市场热炒,也推动了普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知情人士分析说,推广普洱茶,沈培平在政绩和金钱上可谓“双丰收”,其个人收藏普洱茶也获益不菲。
沈培平在普洱还因强势推进拆迁而被舆论聚焦。2010年的旧城改造工程,因拆迁补偿等问题遭遇当地居民抗拒,沈培平在讲话中称“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好,不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坏”,引起广泛关注。 (财新网记者 秦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