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南郸城县斥资近千万建成观光铁路后闲置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12-29 16:07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拖着一节车厢的小火车静静地呆在某酒店门口,成了摆设.JPG


由于长期不跑火车,铁轨上落满了尘土,锈迹斑斑.JPG

  位于河南省东部的郸城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县, 2010年该县耗资近千万元在县城中修建了一条观光窄轨铁路。然而,时至今日,这条曾被列为郸城县2010年重点工程之一的公益项目,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当地群众戏称,这是一条“沉睡”不醒的观光铁路。

  据了解,该铁路西起人民公园、东至县委门前世纪广场,共计4.5公里,轨距只有762毫米(相当于标准铁轨的一半),配备了1节仿真蒸汽车头、1节仿真煤水车及3节封闭式仿古车厢,每节车厢定员为48人。

  郸城县公用事业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修建窄轨铁路是以市政公益事业立的项,主要是为满足群众的‘怀旧’情结:郸城1952年建县,1966年便建成许(昌)郸(城)小火车窄轨铁路。40多年来,小火车承担着郸城、淮阳、太康、许昌等地以及与郑州铁路枢纽间接相通的客货运载任务,为郸城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130万郸城人民把小火车视为郸城同甘共苦的‘兄弟’。小火车于2009年7月基本停止运营,无数郸城人呼吁将小火车改为旅游线路,并逐级向上级请示。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郸城县委、县政府把小火车改造项目列为2010年重点工程之一。

  据郸城县政府网的信息显示:2010年,郸城县住建局曾向郸城县政府发出了《关于人民广场至公园观光小火车项目建设的请示》。《请示》中称,“为加快新区建设,开发我县旅游资源,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人民广场至公园的观光小火车铁路。铁路全长4.5公里,配备1节仿真蒸汽车头、1节仿真煤水车及3节封闭式仿古车厢,线路采用P24国际轻轨,轨距762毫米,一组车辆造价为240万元;每公里轨道造价80万元,需款360万元;沥青等硬化路面施工0.95公里,需款71.25万元;绿化带及公园内基础施工3.55公里,需款85.2万元;修建站台3处需款90万元,桥梁一座需款30万元,设置路口信号灯15处需款45万元,总计工程需款921.45万元。

  2010年11月1日,郸城县政府以《郸政文〔2010〕97号文件》答复县住建局关于观光小火车项目建设的请示,“同意该项目建设,另决定由县财政投资921.45万元,建设人民广场至公园观光小火车项目。”2010年2月初,郸城某酒店拿出700万元买了小火车项目的控股权、站牌广告和车头的冠名权。“(购买的原因是)看中了这个项目的广告效应,今后小火车项目的利润将会按照三七分成的原则分配给酒店和住建局。”12月27日,该酒店办公室一不愿透漏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然而,由于观光铁路沿途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景点可言,且去年12月份试运行第一天就翻了车,这条耗资近千万的铁路长期来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火车跑了,以前周末了有时候会跑跑,速度很慢,和走路差不多,很少有人愿意坐,这可真是浪费呀。”当地一群众对记者说。(记者侯伟胜)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举行
  • 2025“互联时刻”公益慈善主题沙龙在乌镇举
  • 世界互联网大会成立两个新专业委员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漳州古城《沉浸式古城非遗大观园》入选20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 【筑牢光明根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及省区 惠安:泉州“阿勒泰”草地生活周启幕 打 周祖翼会见塞尔维亚客人 福建舰在海南三亚正式入列 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优秀记者在京 厦门:“蓝色引擎”驱动 海洋经济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