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月23日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内参报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扬子晚报)
刺眼的“剩”宴
记者暗访部分省市酒楼餐厅,铺张浪费仍普遍存在
闽南网1月23日讯 餐桌浪费不减,宴请单位成谜……连日来,记者深入部分省市的餐饮市场,发现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公款吃请之风得到遏制,铺张浪费仍普遍存在。在全国上下倡导厉行节约之时,铺张的场面格外“刺眼”。
一些公务宴请隐身埋名
有些宴请悄然转到了内部餐厅,而有些单位的内部餐厅装修之精、标准之高堪比五星级饭店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中央发出厉行节约的号召之后,公务吃喝之风得到遏制,一些酒店上座率明显下滑。
尽管公款吃请之风得到明显遏制,但有些宴请悄然转到了内部餐厅。知情人透露,有些单位的内部餐厅装修之精、标准之高堪比五星级饭店。还有一些公务宴请化整为零、隐身埋名,宴请单位成了一些酒楼最大的机密。
1月20日,记者在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务员告诉记者,今年大厅的预订感觉比往年要差,但容纳两三桌的小宴会间和包房比以往紧张。
1月20日,记者来到昆明南亚温德姆酒店采访。据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大型宴会厅都被包了出去,主要是一些大公司包场,也有几家机关单位要在此办春节团拜会,但拒绝透露这些单位的名称。
“舌尖上的浪费”无处不在
在能坐20人的包房里,服务员小刘把没怎么动过的螃蟹、海螺肉、鲈鱼等扫到回收桶里
几乎没有动过的螃蟹、整只鸡、整条鱼,还有一盘盘蛋炒饭,这是记者在青岛见到的普通一席“剩宴”,而各处饭店餐馆每天产生的成千上万桶餐厨垃圾里,相当一部分就是这些好端端的食物。
1月18日14时许,记者来到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远洋大酒店,在能坐20人的包房里,顾客已经离开,服务员小刘正在把没怎么动过的螃蟹、海螺肉、鲈鱼等扫到回收桶里。记者问客人是否会打包?小刘说:“大客户来吃饭基本不打包,我们只好倒掉,这些人最浪费。”
1月16日19时,北京饭店C座宴会厅,一家律师事务所正在这里举办周年庆典,大厅里摆了50桌。据餐厅服务员介绍,不包括酒水,每桌在五六千元以上。宴会结束后,记者看到大部分菜只吃了一半左右。不少价格不菲的菜肴,如“油浸鲜桂鱼”“北京烤鸭”连同整盘的扬州炒饭等被直接倒进回收桶。
“舌尖上的浪费”数据惊人
每个家庭或者说每个饭馆都有10%左右的粮食浪费了,10%就等于我们10个省中浪费了一个省的粮食
在很多地方,宁“剩”勿“缺”的请客吃饭观念依然存在,尤其是有些人认为一顿饭下来,只有桌上菜有剩余,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大气和热情。
据估算,目前光是一些酒店或者家庭的浪费,就造成了5%~10%的粮食流失。
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容柏介绍,根据初步的调查,大概每个家庭或者说每个饭馆都有10%左右的粮食浪费了,10%就等于我们10个省中浪费了一个省的粮食,从大的层面说,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他们选取大中小三类城市,共对2700台不同规模的餐桌进行分析测算,保守推算,全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就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这相当于倒掉了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相关新闻
海南一桌公款吃喝竟达1.5万元
本报讯一桌消费竟高达1.5万余元——1月21日,记者随海南省有关部门联合检查组暗访公款高消费等问题时,看到这样一张令人瞠目的账单。在海口市世贸北路一家大酒楼,吴姓经理介绍,酒楼有包房29套,装修豪华,菜也上档次,价钱也贵一点。“以前来消费的国家单位占了七八成,最近这一段时间不知为啥,少了很多。”
当暗访组亮明身份查看该酒店1月20日晚上的营业情况时,发现该酒店的29个包房中订出了27个,发票显示有9家党政单位当晚在此消费,其中消费最高的一笔为1.5万余元。
河南暗访公款吃喝记者竟遭扣押
本报讯1月19日晚,新华社记者在河南省郑州市天中大酒店暗访时,看到大厅内正在聚餐,六七张圆桌坐满人,一位领导模样的人在发表致辞。记者拍照时,餐厅冲出数人抢夺记者手机相机并推搡呵斥。记者掏出记者证、身份证,被抢走,又被拍照、搜身。记者要求不带物品离开,却遭非法扣押。
在遭非法扣押半小时后,记者被允许离开,但被归还相机手机数码卡,均已损坏,资料全被删光。记者从酒店电脑调阅订餐者电话及单位时,又被强行切断电源。而据酒店服务员介绍,当时“是(郑州)凤凰台警务区民警搞团拜聚餐。”
昨日“新华视点”官方微博透露,就记者暗访公款吃喝被阻事件,郑州公安局已成立调查组调查。目前已对当事人闫军等做出行政记过处分,就餐民警餐费分摊自负。相关责任人和当事民警向记者道歉。
这是他一周的口粮

这些面食,是王义忠一周的口粮
1月20日,距离县城5公里的甘肃陇南市徽县水阳乡牟坝村村民王义忠坐在自家厨房里,旁边篮子里的面食是他一个星期的口粮。“好几年了,我从来没下过馆子,一年中有肉的饭不超过10顿。”今年64岁的王义忠说,他家只有三分菜地,包括农村养老保险、低保在内,他和老伴每月只有200元左右的收入。
这是他们一晚的“剩”宴

这些大鱼大肉,是企业年终宴会后留下的
1月19日晚,青岛市市南区海景花园大酒店一楼宴会大厅,一家企业举行年终联谊会,共25桌,除自己员工外,部分银行、政府部门负责人也是座上宾。宴会结束后,记者发现,清蒸青斑、脆皮芝麻鸡、三丝鱼肚羹等菜肴都剩了大半。在主宾区用来招待银行和机关领导的大圆桌上,海参、鲍鱼原封未动摆在那。记者问一位服务员这些菜倒掉不心疼吗,他说:“怎么能不心疼,这条鱼几乎顶我一周工资了。”(新华 央视 海南日报)
节俭迎新年浪费真可耻
当下,奢侈浪费之风日浓,海吃海喝首当其冲,年终尤甚。
据中国社科院统计,2007至2008年,仅在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被倒掉的约有2亿人一年的口粮。国人的健康和环境,也被一起倒掉。公款吃喝,铺张浪费,暴饮暴食,引发了脂肪肝、癌症、糖尿病等诸多健康问题,也滋长了腐败。而环境上,过度透支资源,大自然对人们的惩罚是出门戴口罩、回家吸“净化气”,生活安全感日乏。
日前,中央提出改进会风等八项规定,力倡“节俭”之风。公款吃喝奢侈浪费,不可不刹。
唯俭可以助廉。年底,有些单位借开会聚餐之机腐败,有些干部假拜年之名请客送礼。试想,一个几百号员工的大单位,免除几十桌的海吃海喝式中国年会,改为领导层和全体员工的见面会,当面听取心声,当面解决问题,那岂不是大家都开心过年?一切从简,一切从俭,我们希望见到这样的社会新风。
曾有媒体报道,中国有个大款到德国海吃海喝又不打包,被一德国老太严厉制止,大款不服,德国老太斥之浪费德国资源,大款终无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是宝贵的,资源是有限的,浪费是可耻的。你浪费了,别人可以消费的相对就少了。
为倡节俭清新之风,本报将推出《节俭迎新年浪费真可耻》系列报道,倡简弃奢。您可拨打968111参与话题讨论,推荐俭朴生活的典范,举报奢侈浪费的不正之风,也可以随手拍下浪费恶习或@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将推系列报道,您若见到浪费恶习和奢侈之风,请拨打968111或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杨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