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揭秘香山革命纪念地:进京赶考的首站 为新中国奠基

来源:新华社 2019-09-14 10:12 http://www.mnw.cn/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为新中国奠基——揭秘香山革命纪念地

  新华社记者季小波、魏梦佳

  金秋九月,位于北京西郊的香山满山叠翠,游人如织。

  70年前,毛泽东率中共中央进驻香山,由此让香山这座拥有近900年历史的古老园林,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首站。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了更好地再现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的革命历史,修缮复原的香山革命旧址以及新建的香山革命纪念馆13日正式向社会开放。

  70年后的今天,人们可以在这里,回顾“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初心、壮志情怀和革命精神。

 8处革命旧址首次开放 重温香山光辉岁月

  从香山公园东门入园,拾级而上,便可来到双清别墅。六角红亭旁,池水清澈,绿草茵茵。屋内入口处,悬挂着一张毛泽东同志在香山读报的黑白照片,报纸上“南京解放”四个大字赫然可见。屋内摆放着毛泽东曾使用过的办公桌、沙发、床等家具及物品。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赶赴北平,25日进驻香山。原为清代静宜园内松坞云庄的双清别墅,于彼时成为毛泽东在香山的办公和居住地。直至当年9月,毛泽东才从双清别墅移居中南海。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作为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党中央所在地,巍巍香山目睹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情,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各界人士凝心聚力描绘新中国宏伟蓝图的艰辛和荣耀。

 8处革命旧址首次开放 重温香山光辉岁月

  从香山公园东门入园,拾级而上,便可来到双清别墅。六角红亭旁,池水清澈,绿草茵茵。屋内入口处,悬挂着一张毛泽东同志在香山读报的黑白照片,报纸上“南京解放”四个大字赫然可见。屋内摆放着毛泽东曾使用过的办公桌、沙发、床等家具及物品。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赶赴北平,25日进驻香山。原为清代静宜园内松坞云庄的双清别墅,于彼时成为毛泽东在香山的办公和居住地。直至当年9月,毛泽东才从双清别墅移居中南海。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作为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党中央所在地,巍巍香山目睹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情,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各界人士凝心聚力描绘新中国宏伟蓝图的艰辛和荣耀。

 8处革命旧址首次开放 重温香山光辉岁月

  从香山公园东门入园,拾级而上,便可来到双清别墅。六角红亭旁,池水清澈,绿草茵茵。屋内入口处,悬挂着一张毛泽东同志在香山读报的黑白照片,报纸上“南京解放”四个大字赫然可见。屋内摆放着毛泽东曾使用过的办公桌、沙发、床等家具及物品。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赶赴北平,25日进驻香山。原为清代静宜园内松坞云庄的双清别墅,于彼时成为毛泽东在香山的办公和居住地。直至当年9月,毛泽东才从双清别墅移居中南海。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作为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党中央所在地,巍巍香山目睹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情,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各界人士凝心聚力描绘新中国宏伟蓝图的艰辛和荣耀。

 上千件文物集结 开国大典“大红灯笼”亮相

  在香山脚下,北京植物园不远处,一座坐北朝南、依山就势的恢宏建筑——香山革命纪念馆也拔地而起。纪念馆内,面积6000平方米的《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以全面丰富的展陈内容及多样的展陈方式,向人们全景式生动呈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香山停驻期间为新中国诞生奋斗的光辉历史。

  新中式风格的香山革命纪念馆,总体布局沿南北向主轴线展开,分为两层,建筑高度22.5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在远山掩映下,透露出自然质朴、稳重庄严的气质。

  香山革命纪念馆常务副馆长唐开文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馆在设计建设中也独具巧思。例如,在纪念馆南门,设置了28根廊柱,象征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28年的奋斗历程;用于举办重大纪念活动和党员教育活动的南广场上,专门设置了国旗及旗台,高度为19.49米;纪念馆二层东侧设置的“四梁八柱”造型,蕴含着中共中央同社会各界合力筹备新政协、组建中央人民政府,为新中国搭建“四梁八柱”的寓意。

 上千件文物集结 开国大典“大红灯笼”亮相

  在香山脚下,北京植物园不远处,一座坐北朝南、依山就势的恢宏建筑——香山革命纪念馆也拔地而起。纪念馆内,面积6000平方米的《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以全面丰富的展陈内容及多样的展陈方式,向人们全景式生动呈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香山停驻期间为新中国诞生奋斗的光辉历史。

  新中式风格的香山革命纪念馆,总体布局沿南北向主轴线展开,分为两层,建筑高度22.5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在远山掩映下,透露出自然质朴、稳重庄严的气质。

  香山革命纪念馆常务副馆长唐开文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馆在设计建设中也独具巧思。例如,在纪念馆南门,设置了28根廊柱,象征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28年的奋斗历程;用于举办重大纪念活动和党员教育活动的南广场上,专门设置了国旗及旗台,高度为19.49米;纪念馆二层东侧设置的“四梁八柱”造型,蕴含着中共中央同社会各界合力筹备新政协、组建中央人民政府,为新中国搭建“四梁八柱”的寓意。

  斑驳的纪念章奖章、渡江战役期间使用的木船、被关押在狱中共产党人绣制的五星红旗、西苑阅兵时毛泽东乘坐的同型吉普车、各版本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样徽、国旗图案原稿、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国旗及使用过的“九头鸟”喇叭……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珍贵照片、一幕幕黑白影像,都把人们带回那段惊心动魄、激荡人心的岁月,新中国诞生的艰难、欢欣、荣耀,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都融汇于精心布置陈列的展品展陈间。

  纪念馆内的一大“镇馆之宝”是开国典礼上悬挂过的两盏大红灯笼。据悉,为了装点节日气氛,开国大典当天,天安门城楼上悬挂了8盏大红灯笼。这些灯笼由曾在故宫扎灯的老艺人和徒弟们花了三天三夜在城楼上制作而成。每个灯笼高3.32米、周长约8米、重约80公斤,需要3个战士手拉手才能抱住。而开国大典当天使用过的10门礼炮也在展览中展出。

  此外,展览还重点展出《北平和平解放》《西苑机场阅兵》《国共和谈》《渡江战役》《向全国进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国大典》8部珍贵的历史影像纪录片,并展出了由苏联摄影师拍摄的开国大典30秒珍贵彩色影像和8张彩色照片。

  “我们希望通过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的历史来反映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人为新中国奠基的史实,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唐开文说。

  斑驳的纪念章奖章、渡江战役期间使用的木船、被关押在狱中共产党人绣制的五星红旗、西苑阅兵时毛泽东乘坐的同型吉普车、各版本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样徽、国旗图案原稿、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国旗及使用过的“九头鸟”喇叭……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珍贵照片、一幕幕黑白影像,都把人们带回那段惊心动魄、激荡人心的岁月,新中国诞生的艰难、欢欣、荣耀,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都融汇于精心布置陈列的展品展陈间。

  纪念馆内的一大“镇馆之宝”是开国典礼上悬挂过的两盏大红灯笼。据悉,为了装点节日气氛,开国大典当天,天安门城楼上悬挂了8盏大红灯笼。这些灯笼由曾在故宫扎灯的老艺人和徒弟们花了三天三夜在城楼上制作而成。每个灯笼高3.32米、周长约8米、重约80公斤,需要3个战士手拉手才能抱住。而开国大典当天使用过的10门礼炮也在展览中展出。

  此外,展览还重点展出《北平和平解放》《西苑机场阅兵》《国共和谈》《渡江战役》《向全国进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国大典》8部珍贵的历史影像纪录片,并展出了由苏联摄影师拍摄的开国大典30秒珍贵彩色影像和8张彩色照片。

  “我们希望通过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的历史来反映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人为新中国奠基的史实,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唐开文说。

  此外,革命旧址的院落布置也颇为用心,比如经查阅史料,在“来青轩”院内种植了海棠树,在中央警卫处院内布置了小菜园,复原历史环境。配合革命旧址的修缮,园艺人员还种下15种乡土地被植物,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营造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而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的设计和施工中,也坚持了绿色、节俭的理念,注重对香山历史文化环境的传承和保护。例如,包括一颗钉子在内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国产产品,土方运用就地取材,挖出土方就地消化,既节省材料又避免扬尘。

  唐开文说,纪念馆的设计方案几经论证,最终通过减量设计让纪念馆从外观上缩减体量,与西山的大背景融为一体;在施工中还保留和最大化利用了原有场地的树木,并补种本地树木,“建筑2.4公顷范围内原生的树基本上都保留下来,大概接近500棵。”

  70年前,香山见证了中共中央指挥解放全中国、缔造新中国的光辉伟业,也为中国革命精神园地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认为,香山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首站,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

  “香山是一个革命圣地。”孙齐炜说,当年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就是为了迎接“大考”,“今天,这场‘考试’还远没有结束,‘赶考’依然在路上。”

  在王均伟看来,中共中央在香山的革命史,蕴藏着老一辈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奋斗的精神,这一点“在今天仍然可贵”。“我希望大家都能来香山看一看,这儿对每个人都是一堂生动的党史课,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

原标题:为新中国奠基——揭秘香山革命纪念地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交警回应男子车尾绑巨型鱼游街:已通知车主
  • 签完购房合同,房子就属于你吗?
  •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中宪第:三百年红砖古厝里的海峡情缘(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中宪第:三百年红砖古厝里的海峡情缘(视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省政府党组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 福建支持各地新增建设70个产业链头部企业 福建省开展县域“一老一小”家政服务项目 “中国地热一张图”在闽首发 全国地热资 首趟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开行 云霄县:核电领舞,奏响能源强音 以下哪种方式更适合储存坚果 蚂蚁庄园5月 2025年5月18日是第几届全国助残日?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