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回归22年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香港凝心聚力再出发

来源:新华网 2019-06-30 10:14 http://www.mnw.cn/

  新华社香港6月29日电 在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2周年之际,香港各界人士纷纷表示,香港回归22年来取得巨大成就,总结回归22年来的经验,全社会应当更加努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凝心聚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创造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

  回归22年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接受采访的香港各界人士回顾香港回归以来22年历程,深有感触。他们指出,香港回归后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一直被有关国际机构评选为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地区之一,与祖国内地在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香港在祖国全力支持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施荣怀说,回想当年香港回归前夕,香港出现了一波“移民热”,但施荣怀的父亲带领着他们四兄弟,坚定地留在香港发展。现在看来,22年过去了,当初对国家有信心、对回归有信心、对“一国两制”有信心的香港人,都是最终的受益者。

  施荣怀对香港回归以来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的发展尤为自豪。他说,正是有内地大量优质企业的注入,香港证券市场才能屡屡创出IPO全球第一的佳绩,内地的支持对香港成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功不可没。他也指出,尽管香港的金融、资本市场发展成熟、各项法律制度完善,“但香港经济体细小,未来,我们面临的外围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每走一步都要谨慎小心”。他希望全体港人要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发展经济,这样香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吴宏斌在报章撰文,列举大量数据指出,22年来香港的GDP一直平稳增长,2018年为2.66万亿港元,较1996年升了超过一倍。香港也是全球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按相关机构的全球竞争力报告,香港凭良好的税收及商业政策环境,在63个经济体中稳守第二位;此外,香港也是连续25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

  吴宏斌认为,回归以来,香港始终保持良好的司法制度、廉洁的社会风气、高度开放的商贸环境,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8年世界投资报告》,香港于2017年吸纳的直接外来投资达1040亿美元,全球排第三位,若以存量计,香港作为投资来源地及接收地的金额均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他感叹,香港不仅从国家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富强的巨变中,获得了莫大的机遇和成就,更从国家不断进取、自强不息当中,学会了更加奋发有为、绝不停步的精神。未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新发展策略下,香港的机遇将会无可限量。

  香港特区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思荣表示,香港回归祖国22年,旅游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1997年,访港旅客1040万人次;2018年,访港旅客人次超过6500万,全年与入境旅游相关的总消费约3326亿港元。

  姚思荣认为,香港旅游业在回归后取得的辉煌成绩,缘于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随着中央政府开放对港“个人游”政策,内地访港旅客大幅增长。同时,内地尤其是广东省旅游业蓬勃发展,交通、景点、酒店、饮食、购物等旅游配套日趋完善,不但吸引香港市民,也有助海外旅客开展互动旅游。

  特区政府再出发,各界纷纷表示支持

  回顾过去,成就巨大,展望未来,前景光明。

  面对香港未来发展出现的新课题,特区政府不回避困难,早做谋划。在去年10月的施政报告中,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强调指出,要以更坚定的信心和迎难而上的勇气,让香港乘风破浪,抓紧机会,迈向更好的将来。

  针对香港楼市高企、经济结构失衡、医疗及福利不足等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施政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开辟土地资源、锐意发展创科等新增长点、提高社会保障投入等措施,力求扎扎实实取得成效。特区政府特别把国家发展战略作为香港再出发的最佳机遇,自觉融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调特区政府会做好“促成者”和“推广者”的角色,抓紧机会,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并积极联系世界,开拓更大商机。

  日前,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透露,未来三年特区政府会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重点处理房屋问题,全面加强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特别是青年人,为他们开拓发展空间,增加他们向上流动的机会。

  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对特区政府依法施政表示支持,希望全社会同舟共济,共创美好未来。

  行政会议成员史美伦对特区政府未来会集中精力做好民生工作表示支持,“希望大家可以携手合作。香港是吾家,大家都希望香港将来好,所以我们现时要向前看,同心合力创造更好未来”。

  行政会议成员、前金管局总裁任志刚,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行政会议成员、大律师廖长江,行政会议成员、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等也都公开发表谈话,全力支持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特区政府的管治工作,尽己所能,贡献社会。

  在日前举行的新界乡议局庆祝香港回归22周年酒会上,行政会议成员、新界乡议局主席刘业强代表新界及海外乡亲,肯定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及特区政府过往两年工作,表示要全力支持林郑月娥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

  刘业强回顾了香港回归祖国22年的历程和回归以来香港发展的巨大成就。他指出,今日香港社会的安定繁荣,是数代人努力的成果,得来不易。新界居民愿意肩负起“压舱石”的作用,全力配合与协助特区政府这条船稳定航行方向,重新出发,造福社会,改善民生。

  有国家支持,香港未来发展一定会前景光明

  施荣怀对今后一段时间外围环境表示担忧,“当前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香港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他希望香港社会能团结一致,克服今后的困难。他说,“林郑月娥施政两年来,注重民生经济发展,更着眼于香港的长远利益,例如,她对香港的创科发展,尤为上心。”施荣怀说,创科产业既可推动经济增长,也可为青年人创造更优质的就业机会,他身边的各界朋友都表示赞赏。

  香港内地经贸协会会长黄炳逢说,未来困难不可怕,因为内地经济具有极强的韧性,足以为香港遮风挡雨。越是国际大环境不佳,内地这棵大树的坚韧就越显可贵。尤其是内地目前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发展迅猛,香港需要更加主动,积极在内地发展的大潮中寻找商机。

  姚思荣说,只要香港维持稳定,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与中央政府保持良好沟通,借助内地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香港的市场网络和产品优势,相信香港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光明。

  作为科技工作者的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对香港未来科创产业发展尤为关心。黄玉山认为,早年香港由工业走向服务业,导致现在产业过于单一,现在有国家发展创新产业的大趋势、大环境,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大后盾,有特区政府强有力的扶持,是香港发展创新科技的最好时机。创科产业一定能填补香港产业单一化,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引擎。

  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公益基金主席黄永光说,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融入大湾区发展机遇的良好趋势不会改变。过去两年,在行政长官领导下的特区政府励精图治,实施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惠及广大市民,并且积极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得到广泛认同。年轻一代是香港的未来,明日的发展,无论内外挑战,必须一同努力发挥所长,成为香港发展的新动力。

  香港各界也以多种形式表达对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的支持。

  拥有众多分会的香港建造业分包商联会在《星岛日报》刊发公开信,呼吁香港社会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

  有五万会员的香港的士司机从业员总会,联合香港公屋居民关爱会以及陆路交通运输业一些组织在《东方日报》发表公开信,呼吁广大市民振奋精神,团结一致,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重新出发。

  公开信还特别希望,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在广泛听取市民意见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特别是努力改善基层民众的生活,关心和帮助青年发展,让每一个普通家庭看到希望,得到实惠。希望每一名热爱香港的市民,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事情。

  “香港是我们的家,无分你、我、他,让我们以和而不同、互谅互让、务实的态度一同推动香港这块福地向前迈进。”公开信充满感情的呼吁正代表了广大香港市民的心声。(记者:王旭 苏晓 王欣 朱宇轩)

原标题:回归22年成就巨大 香港凝心聚力再出发——香港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全力发展经济
责任编辑:曾少林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交警回应男子车尾绑巨型鱼游街:已通知车主
  • 签完购房合同,房子就属于你吗?
  •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中宪第:三百年红砖古厝里的海峡情缘(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中宪第:三百年红砖古厝里的海峡情缘(视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省政府党组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 福建支持各地新增建设70个产业链头部企业 福建省开展县域“一老一小”家政服务项目 “中国地热一张图”在闽首发 全国地热资 首趟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开行 云霄县:核电领舞,奏响能源强音 以下哪种方式更适合储存坚果 蚂蚁庄园5月 2025年5月18日是第几届全国助残日?蚂蚁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