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我想请问王国委,中方如何看待委内瑞拉的当前局势?我们是否仍然承认马杜罗政府?是否已经开始与委内瑞拉的反对派开始接触?我们看到,一些拉美国家同中国建交引发了美方的强烈反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对中拉关系的发展有何评价?
王毅
对于最近拉美地区局势发生的一些新变化,我想强调中方的两点原则立场:
第一,拉美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应当得到尊重。这是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任何国家的内部事务都应该由本国人民自己决定,外部的干涉和制裁只会加剧局势的紧张,只会使丛林法则再度横行。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已经够多了,不应再重蹈覆辙。我们认为,每一个国家的主权和独立都是宝贵的,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珍惜和爱护。中方愿继续支持委内瑞拉朝野各方通过和平对话寻求政治解决方案,保持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全。
第二,拉美国家同中国发展正常关系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认同和践行的普遍共识。拉美国家在这个基础上,同中国建立和发展关系,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和历史进步潮流,是符合自身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正确选择,不应该受到任何无端的干涉和指责。
近年来,中国同拉美国家关系取得很大发展。中拉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南南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无意动谁的奶酪。新的一年,我们将在中拉论坛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机制下,继续推进同拉美国家的合作,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彭博社记者
最近几个月,中国大使指责加拿大“白人至上”,说瑞典警方“不人道”,并且表示特朗普的政策正在让美国成为全世界的敌人。为什么中国的外交官在世界舞台上使用这么有侵略性的语言?这种方式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外交目标吗?谢谢。
王毅
这位先生微笑着说出了非常尖锐的语言。我这里要说的是,咄咄逼人从来不是中国的传统,国强必霸压根不是我们的选择。当然,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要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更不会容忍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受到侵害。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任何中国的外交官,不管身处何地,都会坚定不移地表明我们的立场。
作为绵延五千年而未中断的文明,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连续性和最具可预测性的国家。与不同的文明相互尊重、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与国际社会合作共赢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信念和目标。中国必将走向强大,但不会更加强硬。中国崇尚独立自主,但不会独断专行。中国当然要坚定维权,但不会谋求霸权。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会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公正的判断,都将坚持在国际法框架下依法行事。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去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与金正恩委员长四次进行历史性会晤,掀起了两国关系发展的新篇章。请问,中方对于中朝关系的发展有何展望?习近平主席是否会访问朝鲜?
王毅
在过去不到一年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与金正恩委员长四次会晤,创下了中朝建交7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记录,这将载入中朝关系的史册。在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共同引领和推动下,中朝传统友谊焕发出勃勃生机,两国关系也由此掀开了新的时代篇章。
中朝之间的友谊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和培育,是我们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不应也不会受到一时一事的影响。今年是中朝建交70周年,对两国关系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传承和发展中朝传统友好,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也是中方的坚定选择。我们将全力支持朝方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们将全力支持朝方实施新的国家战略,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我们将全力支持朝方坚持半岛无核化大方向,在实现无核化进程中解决自身正当关切。总之,我们愿同朝方携手共创新时代的中朝关系,维护好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半岛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维护好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谢谢。
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
大家都认为,去年莫迪总理和习近平主席在武汉的非正式会晤是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两国都致力于构建紧密的伙伴关系。与此同时,印中关系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中巴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印巴关系的近期紧张。您认为今年及以后中方会如何处理中印关系中的这些挑战和问题?如何发展中印关系?
王毅
2018年是中印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举行历史性的武汉会晤,开创了中印高层交往的新模式,增进了两国领导人的互信和友谊,也明确了中印关系发展的大方向。这个大方向是什么?就是作为拥有27亿人口的两大文明古国,作为两大发展中国家和两大新兴经济体,我们应当互为实现各自梦想的合作伙伴,互为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机遇,携手为亚洲的振兴与繁荣作出应有贡献。我们看到,一年来中印两国政府部门在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我认为,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把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共识扩展为两国社会各界的共同认知,转化为两国人民的自觉行动。为此,中方愿同印方一道,全面加强务实合作,特别是人文交流,让中印友好与合作像长江和恒河一样奔涌向前,为两国关系的发展不断注入强劲持久动力。谢谢。
深圳卫视记者
我们在过去一年的采访当中发现,外交部的领事工作做得越来越接地气,比如12308领保热线深入人心;我们打开手机,就可以查询到要去的目的地是否有安全提醒;护照免签国家也越来越多。请问王国委,今年外交部在领事服务上还会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大礼包呢?
王毅
我每年都会回答一个关于领事保护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外交接地气的一个表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大家最关心两件事:一是安全,二是便利。为此,我们正在积极构建海外中国平安体系,让大家海外旅行更加安全、安心和顺心。
我要告诉大家,过去一年,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共处理了8万多起领事保护案件,平均每6分钟就要处理一起。12308领保热线接听了37万多通来电,比2017年翻了一番。我们还实现了海外中国公民申报护照“只跑一次”,建成了领事信息服务新媒体矩阵。目前给予中国游客免签或落地签待遇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72个,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断提高。
2019年,我们将继续推出护民、便民、惠民等方面的领事新举措。一是优化升级12308手机APP,开通掌上“服务大厅”,增加新的预约和查验功能。二是在驻外使领馆逐步开通移动支付,提供更多“指尖上的领事服务”。三是加快推进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立法,实现领保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更好地依法维护中国公民的正当权益。谢谢。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中国去年表示要在三年内谈成《南海行为准则》,也就是COC。请问,目前COC的谈判进程是否有望加速?另外有一些舆论认为,COC的磋商过程不透明,尤其是针对COC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问题公布的信息不多,请问您对此有何回应?
王毅
近年来南海局势经过了一个由乱向好的过程。事实证明,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解决具体争议、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地区稳定这一双轨思路是解决南海问题的正道。当前,“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进程不断加快,“路线图”已经非常明确。中方主动提出,三年之内,也就是在2021年之前达成准则的目标,展现了我们的诚意和担当。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开始支持和同意中方加快磋商的建议。“准则”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升级版,将会更好适应这个地区的需求,更有效规范各方的行为,更有力维护南海的航行安全和自由,为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增进互信、管控分歧、促进合作、维护稳定发挥应有作用。中国将同东盟国家一道,保持定力、排除干扰,在协商一致基础上不断加快推进磋商进程。当然,任何谈判在过程当中都是不会对外公布的,这是一个惯例。但我们会保持必要的透明度,适时地对外公布谈判进展情况。
南海局势事关地区稳定,“准则”磋商受到外界关注也是很正常的。我们欢迎善意的建议,但反对别有用心的炒作和干涉。南海和平稳定的钥匙应该掌握在地区国家自己手中,“南海行为准则”应当由地区国家共同制定、共同遵守,并共同承担责任。谢谢。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安倍首相去年10月访问中国的时候,邀请习主席访问日本。大家都非常期待习主席在今年6月出席大阪G20峰会,也很关注届时能否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日本和中国的关系最近得到很大改善,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习主席访日能够实现,为了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您认为双方应该怎么做?谢谢。
王毅
中日关系在每年记者会上都会受到关注,而且问题提得很早。今天到最后才提出中日关系这个问题,说明中日关系已趋向稳定。
去年以来,中日关系终于重回正轨,呈现出改善发展的良好势头,这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事实表明,只要日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切实遵循迄今达成的各项政治原则,中日关系就能够排除障碍和干扰,迎来稳定和光明的前景。与此同时,中日合作的潜力也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掘,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当然,中日关系的改善还只是刚刚起步。接下来要做的应该是“知行合一”。真正做到诚实对待历史,客观认识现实,积极开创未来,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向前走。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铸牢政治基础,深化互利合作,增进民间友好,中日关系就能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期,各领域交流会越来越频繁,高层交往自然也就会水到渠成。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王国委,您好。在去年的记者会上,您宣布了将打造地方省市全球推介的“增强版”。请您介绍一下,去年一年外交部在服务国内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年您有什么新的设想?谢谢。
王毅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服务国内发展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们着力打造外交服务发展的三大平台:一是以主场外交为平台,提升各主办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发展格局。二是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支持各地方同沿线国家开展交流合作。三是以外交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为平台,重点协助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
今年我们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做好服务国内发展这篇大文章。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70年成就”为主题,办好今年的省区市全球推介,助力更多地方走向世界。我们将按照“办好一个会,搞活一座城”的思路,继续支持地方打造国际活动品牌。我们还将积极牵线搭桥,鼓励企业继续有序“走出去”,切实维护好他们的正当权益。我们将继续办好“外交外事知识进党校”、“进高校”、“进企业”系列活动,主动上门做好信息服务。谢谢。
何绍仁
本场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王国委,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