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2019年将依托“极星”号参与北极漂流冰站计划

来源:科技日报 2018-08-15 09:52 http://www.mnw.cn/

  在14日举行的“北极海冰、气候变化与我国夏季高温关联研讨会”上,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室主任张林透露,计划明年以德国“极星”号破冰船为主要平台,以破冰船周围50公里内的海冰、海洋和大气为主要观测对象,参与国际北极漂流冰站计划(MOSAiC)。

  据了解,“极星”号将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穿极流的驱动作用下自东西伯利亚海向北极点方向漂流。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室副研究员孙启振表示,通过为期一年的有人值守冰站观测,加深理解北极中央海域大气—海冰—海洋—生态系统间的耦合过程,有助于提高北极天气预报、海冰预报和气候预测能力。

  据了解,该中心拟利用合作机会,在北极海域进行海雾物理特征和生消机制观测研究,以提高北极数值天气预报中的海雾预报技术。

  过去一段时间,《北极圈罕见32℃高温!》一文被热议。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极地气象研究室副研究员丁明虎看来,因为个别高温站点在北极圈内,就说“北极高温”并不科学。但他同时表示,从统计数据看,北极升温是全球升温的两倍,北极天气是欧亚大陆天气的“风向标”。

  “粗略梳理,过去6年,有5年的寒潮和北极天气事件有关联。”在丁明虎看来,随着国民科学素质的进步,人们从关注生存环境到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南北极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2012年,世界气象组织推动实施全球冰冻圈监测计划,把三极作为制约气象预测预报的关键地区,并提出2035年建成业务观测网,最终实现对三极地区更好的预测预报。

  “三极地区的气候研究是未来10年关注的热点,也应是科研人员的主攻方向。”丁明虎说。

  据了解,从资金投入、科技人员和论文成果数量看,目前我国从事北极研究的科研人员规模偏小。虽然个别领域有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尚未形成稳定的北极科技研究前沿团队。(记者陈瑜)

原标题:中国明年将依托“极星”号参与北极漂流冰站计划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交警回应男子车尾绑巨型鱼游街:已通知车主
  • 签完购房合同,房子就属于你吗?
  •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中宪第:三百年红砖古厝里的海峡情缘(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中宪第:三百年红砖古厝里的海峡情缘(视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省政府党组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 福建支持各地新增建设70个产业链头部企业 福建省开展县域“一老一小”家政服务项目 “中国地热一张图”在闽首发 全国地热资 首趟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开行 云霄县:核电领舞,奏响能源强音 以下哪种方式更适合储存坚果 蚂蚁庄园5月 2025年5月18日是第几届全国助残日?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