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日对外发布三项天文观测新成果,依次是对银河系恒星做“人口普查”、快速射电暴、黑洞数据。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新闻发言人薛随建介绍称,第一项成果是中国自主建造的、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天文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已成功获取高质量恒星光谱462万个,“比世界上所有已知光谱巡天项目获取的数据总数还要多”。
第二项成果是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在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发现了快速射电暴,猜想可能是一个近期的超新星遗迹或是活跃的恒星星云。
“快速射电暴是指遥远宇宙中突然出现的短暂而猛烈的无线电波暴发,持续时间极短,通常只有几毫秒,却能够释放出相当于太阳在一整天内释放的能量。”薛随建说。
第三项成果是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联合美国科学家,成功测量了距离地球约16000光年的一个黑洞数据。他们发现“NovaMuscae1991”(苍蝇座新星)黑洞质量是太阳的11倍,其转动速度是每秒钟379转。
薛随建解释说,电影《星际穿越》里的主人公在围绕黑洞转动的行星上只停留了3个小时,却发现黑洞以外的飞船已经过21年,这种差异就在于行星非常接近黑洞的同时,黑洞高速转动,行星上的时钟由此走得很慢。
这是成立于2001年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次向公众发布重大基础性成果。薛随建表示,科研成果以往更多是“被锁在象牙塔里,没有被大众关注和理解”。他们希望通过定期发布,让科研成果更接地气,“更多激发广大社会群体投身太空探索的热情”。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