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右)脸“胖”了
N中广 南方
闽南网6月18日讯 昨日凌晨,“神九”在完成首次变轨后,航天员也都换了“行头”,脱下白色舱内压力服,换上蓝色舱内工作服。根据实时监控画面,三位航天员面色微红,面部还有一些轻微的浮肿。对此,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姜国华解释道,由于失重状态下,航天员体液重新分布,下肢体液涌向上肢,导致航天员“红光焕发”,这是正常现象。这两天,航天员没有被安排科学实验或者操作题目,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尽快适应太空环境,为之后神九和天宫一号的对接做好准备。为了防止航天员饮食单一,神九的食谱周期为4天,也就是说,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时,4天内不会吃到重样的食品。
前日,在神九进入运行轨道后,舱内就进入失重状态,三位航天员显得非常镇定。刘洋看到身旁景海鹏的笔慢慢飘过来,拿起自己的笔,顺手打了一下。景海鹏的笔转了几个圈,又慢慢飘了回去。看到这一幕,刘洋的脸上露出俏皮的笑容。最后,看到神九安全抵达预定轨道,三人相互握手庆祝。据专家称,三位航天员传回的身体检测信息显示,心率平稳,身体状况良好。
□链接
航天员药箱备两类药物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研究室主任李勇枝介绍,神九飞天,共为航天员准备了航天药箱、航天小药包和个人急救小药包三类药物。
航天药箱是负责飞船和组合体在轨飞行时航天员疾病防治的用药保障;航天小药包是航天员在返回舱(不能进入轨道舱)时的用药保障,能够满足3名航天员1天的用药;个人急救小药包主要用于航天员在着陆后的疾病防治,同样能够满足3名航天员1天的用药。
第一类药物是按计划必定要用的药物,主要是抗运动病药物、睡眠干预药物、维生素补充类和中医药保健类。
第二类药物是根据国际空间站的经验和临床实践高发病需要应用的药物。对发病率高的多配,发病率低的少配。这类药物主要包括:止痛类、抗菌消炎、抗感冒药、消化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药物、五官科药物、外用软膏类、止咳平喘类、兴奋神经系统、抗过敏、外伤处理类、激素类、妇科用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