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由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标准化品饮大数据研究及共享平台建设与应用”项目成果推介活动在武夷山举行,省、市茶领域专家、科技特派员和武夷山市政协茶企委员等参加。活动现场,一款以人体健康为前提的智能茶饮机成为来宾瞩目的焦点。
在这款智能茶饮机的电子触摸屏上,时长、水温、水量、茶量等功能键一目了然,使用手机连接或者触摁设备设定参数,可冲泡红茶、白茶、乌龙茶等六大茶类,根据用户喜好,对茶汤浓度进行调节以得到绝佳口感。在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与演示下(上图),不一会儿,一杯香气扑鼻的茶汤便冲泡完成,获得大家认可与好评。
推动茶科技创新是实现传统茶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跃进的主要手段。据介绍,“茶叶标准化品饮大数据研究及共享平台建设与应用”研发项目由茶领域科技特派员带头,茶专家、软件工程师、工业设计工程师等共同参与,综合考量市场需求、产销、科技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因素,深入研究各类茶叶产品标准化冲泡参数,搭建茶叶冲泡与品饮数据的研究模型和云平台,促进企业与消费者的大数据共享,成为给力的“云帮手”。
活动现场,项目负责人通过项目背景与必要性、研究内容、创新点与考核指标、项目实施情况等全方位介绍,让来宾对这项新生的“茶科技”研发项目有了实质性了解。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与茶企签订了该项目的成果转化协议。
项目合作单位科技特派员、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副教授石玉涛表示:“项目通过云端服务器与物联网终端,完成茶园到茶杯的全链路打通,全方位连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为茶产业生产端、经营端提供风向标,同时通过上云缩短茶企业与茶叶消费者的距离,延长茶企业为消费者的服务半径,在原有存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之下拓展增量。”
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武夷岩茶非遗传承人、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刘国英表示:“以前大家种茶种的是粗茶淡饭的粗茶,现在种的是文化茶、科技茶、生态茶,茶叶品质和品牌的美誉度有了很大提升,茶农的效益也明显增加,茶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通讯员 肖博锟 文/图)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