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南安 > 美丽南安 > 多彩文化 > 正文

南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

来源:闽南网 2020-10-19 17:43 http://www.mnw.cn/

  目前,南安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类79项,其中国家级保护名录2项,省级保护名录9项,泉州级保护名录34项;共有代表性传承人32人,其中省级传承人2人、泉州市级传承人26人;建有英都拔拔灯、蛇脱壳古阵法、南音、高甲戏、木偶雕刻等5个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南安非遗传统舞蹈共有4项,泉州市级有3个,南安市级1个。

  泉州市级:泉州跳鼓(南安)

  跳鼓舞在泉州的流传,据说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主要用于谒祖、晋寿、佛诞、庙会、祈雨等宗教信奉活动,它的特色在于以鼓为主,而鼓的敲击形式别致多样,有软鼓、硬鼓、单鼓、慢鼓和紧鼓。相传跳鼓舞是根据《水浒传》中的故事片段编成的舞蹈。它表现的是梁山泊好汉化装成杂耍戏班,以卖艺为幌子,伺机混进城门,劫法场,救卢俊义的这段情节。

  泉州跳鼓(南安)在南安市诗山镇凤坡村的传承较完整,故又称“凤坡跳鼓”。

  泉州市级:火鼎公火鼎婆(南安霞美镇)

  南安市级:火鼎公火鼎婆(诗山)

  《火鼎公火鼎婆》是泉州民间在春节元宵期间和寻常喜庆佳节、迎神赛会经常表演的一种舞蹈。扮演老公公者“破衫丑”打扮;老婆子者“家婆丑”打扮;乡村少女者“丫环”打扮。另二人(或由扮公婆者替代)抬着一口架在木框上的大铁鼎,鼎中柴火烧得通红,伴随着民间小调《杂串》(又称《流水板》)等乐曲的节奏,在“人巷”中或快步飞穿或缓缓踯,舞姿神态随意变化,颠而不狂,醉而不痴,不时用蒲扇煽火鼎,一路上,做出种种滑稽逗人的动作或用幽默语言惹得观众捧腹大笑。挑木柴的跟随其后,亦步亦趋。这个舞蹈寓意是盼望日子过得兴旺火红。

  在南安,霞美镇及诗山镇的火鼎公火鼎婆的传承较为完整,颇具观赏性。

  泉州市级:泉州踢球舞(南安)

  踢球舞,又名“彩球舞”或“贡球”,泉州踢球舞(南安)起源于南安官桥,是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表演的民间文艺活动主要形式之一,出自梨园戏《李亚仙》。表演形式是以一位男演员为中心,他头包武生巾帕,身穿箭袖排扣衫,腰间紧束帛带,膝弯处缚束裤筒,脚穿软底鞋,双手舞弄长柄彩球。另有4位妙龄少女丫髻簪花,彩衣绣鞋,伴随乐曲,婆娑起舞,表演出踢球、碰球、抛球等等身段动作,载歌载舞,惟妙惟肖。

  官桥《彩球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民间艺人吴孝曾、张子贤、郭金锁等整理改编,现已成为久演不衰的著名福建民间舞蹈保留节目,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泉州: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泉州永春:按下建设“加速键” 打造产业
  • 破解企业难题 永春推动“知产”向“资产”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徐冬冬晒真实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狮市委一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周杰伦晒母子自拍 透露妈妈几乎每场演唱 石狮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石狮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开展节前安全检查 向新而行,打造数字福建“升级版”​—— 石狮市职工文化惠民活动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评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