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的道路真是越走越舒心!你看这国道324线,不仅安全顺畅,路边还有咱南安的名人景点彩绘,开车都成了一种享受。”常年奔波在运输线上的郑师傅,言语间满是赞叹。
国道324线南安水头小盈岭段,路边设有1200多平方米的艺术彩绘墙。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大货车一过就哐哐响,尘土飞扬。现在改造好了,路平了、景美了,噪声小了、尘土也少了!”在国道324线南安水头段经营便利店的李阿姨也连连称赞。
如今的国道324线南安段,昔日痛点已变为民生幸福的亮点。这得益于南安实施的国道324线周边道路整治提升项目与水头段路面改造工程。经过改造,这条城市发展的“大动脉”焕然一新,大幅提升了群众出行幸福感,也为产业发展铺就了康庄大道。
谋划专班统筹多方筹措资金
国道324线的华丽蜕变,离不开南安强有力的统筹推进与技术创新。作为贯通水头、官桥两镇的交通命脉,国道324线南安段日均车流量高达1.3万辆,重载货车占比超40%。此前,因车流量大、重车多,车辆频繁制动转弯导致路面病害加剧,路域环境问题突出。
作为南安连接厦门、晋江的重要通道和展示窗口,国道324线沿线整治提升势在必行。2023年9月,南安市组建工作专班,设立国道324线环境整治提升建设指挥部,由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将整治工作推上攻坚日程。
“我们创新建立‘日推进、周汇报、月协调’机制,持续跟踪推动。指挥部领导多次现场调研,协调解决难点问题。”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指挥部统筹下,交通、公路、城管等多部门联动,加快前期工作,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开展路域整治、制定招标方案等,有力推动了国道324线南安段整治提升项目的高效实施。
推进双管齐下实现“还路于民”
路域环境整体提升是关键。项目实施以来,水头、官桥镇政府及市交通运输局、公路中心、城管局等部门通力协作,快速清理占道经营、违章搭建1500余处,推进景观绿化、市政管线建设,实现“还路于民”。
“路域环境的提升,为‘白改黑’项目高效实施提供了保障。”泉州市公路中心南安分中心项目负责人表示。2024年12月,国道324线水头段正式启动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
改造核心在于技术攻坚。针对重载难题,公路部门精准施策:在病害严重的红绿灯路口,使用掺入氧化铁等材料的“黑色水泥”,增强耐磨性并与沥青颜色一致;对病害最重路口,则采用福建省内首创的“灌注式半柔性沥青混凝土”技术——通过灌注刚性高性能浆液填补沥青混合料空隙,形成“刚柔复合”路面。
“这相当于为道路穿上‘防压甲’。”该负责人解释,这项技术既保留沥青路面的美观舒适,又大幅提升强度和稳定性,有效解决了重车导致的深车辙和路面变形等问题,延长使用寿命,打破道路“年年修、年年坏”的循环。
“道路整治提升,不仅要修好路,更要融入南安特色、彰显民生温度。”指挥部负责人在现场会上强调。为此,指挥部组织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等参与协调,推动沿线“脏乱差”地块变身口袋公园“幸福角”;利用山体挡墙绘制展现南安地域特色的彩绘,提升门户形象。
呈现路畅景美走上康庄大道
如今的国道324线南安段,车辆通行更顺畅,出行安全更有保障,沿线企业物流成本随之降低,一幅民生幸福与文化魅力交织的“双面绣”跃然眼前。
驱车从水头小盈岭段由厦门进入南安,1200多平方米的艺术彩绘墙映入眼帘。“来南安,会成功”的城市口号、南安城市标识及五里桥、九日山等知名景点彩绘,令游客赞叹不已。
“此次改造注重生态与安全,并融入文化特色。这幅挡墙壁画使路容路貌与‘中国石材城’美誉相匹配,实现路畅、路顺、路美、路优。”业主单位南安能源工贸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沿官桥至水头段行驶,黝黑平坦的路面、清晰的标线、焕然一新的环境,带来舒适行车体验。“以前沿线排水沟常淤堵,雨天淹水甚至漫进店面,现在难题解决了!”附近石材商户陈先生感慨。
在官桥镇前梧小学东侧,曾经的“脏乱差”边角地已变身为“金角银边”的“口袋公园”。“半年前,这里还杂草丛生、臭气熏天。现在成了漂亮公园,孩子能玩耍,我们也能散步,太好了!”学生家长高兴地说。
从扬尘颠簸的痛点到安全畅通的亮点;从重车碾压的坑洼路到科技赋能的康庄大道;从杂乱荒地到欢声笑语的“口袋公园”……国道324线南安段的蜕变,是南安回应民生关切、提升治理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答卷。
据悉,国道324线第二阶段整治工程已于本月启动,这幅惠及民生、服务产业、展示形象的画卷,将继续向更深处延伸。
(记者 洪丽燕 李想 通讯员 许燕子 文/图)